南通如皋警方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锚定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在公安交管现代化发展中的新方向,全面推进交通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连续三年全市一般程序交通事故、亡人事故保持“双下降”。
全力破解“机制”难题,实现交通安全“市镇村”三级共管。狠抓市、镇一体统管。“实体化”运作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连续5年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专项议题,连续3年将道路交通“生命防护工程”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狠抓镇、村现场履职。创新建立“发案三必到,一案三抄告”机制,规定亡人及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镇(区、街道)分管领导、村(社区)主要领导、辖区交警中队长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
全力破解“人员”难题,实现交通管理“队所村”三方共振。完成“一镇一交警中队”工作布局。结合如皋区域板块划分、道路交通流量、安全形势特点等,将公安警力资源进行整合、互补,率先完成“一镇一交警中队+专业化国道中队”建制改革。深化“一所一交通警务室”工作模式。交警中队与属地派出所“合署办公”,一般程序以上交通违法、人伤交通事故由辖区派出所接报后移交交警中队受理外,其余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内部道路的管理事权全部交由派出所负责。建立“一村一交通辅警”工作网络。
全力破解“基础”难题,实现交通事故“人车路”三维共防。围绕路面安全抓精细改造。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科技信息应用、科技设施建设。针对电动车管理难题,前期按照“规范一批、过渡一批、淘汰一批”的整体思路,启动综合治理工作,指导市场行业规范自治,全市涉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去年下降15.8%。围绕人员安全抓精准宣传。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介,开展精准式、干预式宣传。将建设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纳入市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立项推进,相关典型做法汇报视频《护学“全链条”,撑起“平安伞”》获央视转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