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办案领域的“全能选手”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01-16 字体:[ ]

“怎么干好刑警?”四年前,濮浩磊初进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刑警大队,这个问题就在脑子里盘旋。四年来,尽管经历过无数次通宵作战,成功破获上百起大案要案,一步步成长为公认的“办案能手”,濮浩磊也没能琢磨出一个标准答案。

“必须得好好干!”可以笃定的是,彼时的那份决心,濮浩磊愈加清晰且坚定。

“像划桨一样,使劲,再使劲”

一本装订150页纸的卷宗有多厚?濮浩磊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3公分的样子。他清楚地记得,在短短三个月内,这样的卷宗他经手124本,假若成摞堆起来,足够“顶到办公室的天花板”。

那是2021年春天,濮浩磊被抽调至“4·9”专案组,赴外市办理一起省公安厅督办的涉黑涉恶案件。

按照分工,濮浩磊负责对所有的询问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职责是从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找到可以佐证犯罪事实的有效证据。

“关键证据可以决定案件走向。”同组的师傅陈昆华告诉濮浩磊,别小瞧内勤的活,干好了同样可以决胜千里。

困宥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濮浩磊不敢分心,生怕一不留神,关键证据就从眼前“一闪而过”。

“每天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2点,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据濮浩磊回忆,由于长期在室内办公,加上精神高度集中,往往弄不清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整间屋子堆满了需要整理的物证材料,连伸脚的地方都没有。”

面对如雪花般纷至沓来的笔录文书,濮浩磊既当“审核员”,又当“统计员”。

一份笔录,制作流程哪里不规范,他看得细;一叠材料,哪几行可以固定案件证据,他找得准。

在一遍又一遍的翻阅下,在一笔一划的勾注里,涉黑团伙的犯罪事实被他牢牢掌握,该团伙的组织架构逐渐清晰,前期毫无头绪的凌乱线索,在濮浩磊自制的百余张证据明细表中,被串联成完整有效的证据链——他每周撰写的案件进展报告,既是日益激进的轮番冲锋,也是胜利在望的声声呐喊。

时年腊月,濮浩磊参与的第一起大案要案圆满收官——3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捉拿归案,13人被成功移送起诉,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像划桨一样,使劲,再使劲。”濮浩磊说,专案组就像一艘出海的船,能够朝向目的地劈波斩浪,靠的是所有人齐心“挥桨”,自己必须时刻“加把劲”。

“抓住细节,敲开真相的门”

“办案件,漏掉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定罪定罚。”濮浩磊深知其中的门道,“慢,是快的开始”。

2023年3月,某小区四楼住户家中被盗,三名外地嫌疑人到案后,拒不交代任何有关问题。

常年“零口供”破案的濮浩磊,前往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由于嫌疑人具备一定反侦查意识,初步勘查后,未能提取到任何有效的检样信息。

“再看一遍。”濮浩磊不甘心。如炬的目光扫过客厅,扫过走廊,一直扫到主卧的衣柜下口才停下——地板的浮灰上,映着半截浅浅的脚印。

正是这短短几公分的印记,经鉴定与其中一人完全吻合,成为认定犯罪事实的关键证据。“抓住细节,才能敲开真相的门。”拿到鉴定报告的那天上午,濮浩磊如此感叹。

最终,该案顺利告破,同时串并破获系列盗窃案件6起,为受害人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干好刑警很难,必须得好好干”

职业生涯办成这么多案件,有没有挫败的时候?濮浩磊坦言,那些“走麦城”的经历,反而比高光时刻印象更深。

他记得有一回讯问犯罪嫌疑人,自己和另一名年轻刑警审了半宿,对方始终一言不发。中队的老刑警施文博推门进来,靠几句“闲聊”就轻松破局。

“干好刑警很难。”那一晚,施文博告诉有些泄气的濮浩磊,办案时的遗憾和挣扎不可避免,常有不可预见的因素从中“作祟”;但是“必须得好好干”,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才算对得起这份职业。

濮浩磊记在心里。“好好干”的这几年,他先后侦破大小案件百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0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海门区八类恶性案件连续8年全破,辖区百姓安全感直线上升。

采访结尾,谈到未来怎么干,29岁的濮浩磊一言概之:努力成为办案领域的“全能选手”,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案件,有朝一日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给刑警队的新面孔。他说:“就像当初的自己,也是踏着前辈们的脚印,一步步走过来。”

(《江苏法治报》1月9日8版,审核:范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