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龄不大,却思维缜密;他警龄不长,却屡破案件;他不善言辞,却精于实战;他以青年的姿态、拼搏的状态、沉稳的心态,在工作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干出成效,赢得了领导及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他就是南通海门区公安局三星派出所民警徐俊峰。
1992年5月出生的徐俊峰,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评海门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海门区公安局“二十佳民警”等荣誉称号。
素质过硬 零口供捉拿归案
前不久,徐俊峰主办的一起“零口供”食药环案件顺利结案,成功挽回了受害人的损失。徐俊峰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平日里,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研究案例,就是为了能在办案的时候打破瓶颈,将违法人员绳之以法。他说,作为一名侦查民警,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关键证据,于情于理让嫌疑人认罪认罚,让案件办理得有章有法。
2023年初,市民周女士将汽车停在自家门口,忘记锁门,随后发现车内几千元现金不翼而飞。警方通过邻居家监控发现,有一名陌生男子正好路过。根据经验,徐俊峰觉得这个人有作案嫌疑,通过图像侦查、走访询问等方式,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零口供”攻破此案,为失主挽回了损失。据徐俊峰回忆,“零口供”破案的也不在少数,主要还是要找关键证据,但凡是违法作案,就肯定会留下痕迹。“只要顺藤摸瓜,我不信找不到真相。”徐俊峰语气坚定。
一心为民 帮嫌犯走上正道
工作至今,对待“一时失足”的犯罪嫌疑人,徐俊峰往往想方设法对其进行劝导,帮助他们走上人生正道。徐俊峰说:“有些人触犯了法律,自己事后也很后悔,真心想改过,我很乐意和他们聊聊。”
去年,20岁出头的外地小伙陈某在一起盗窃案件中被警方抓获。通过了解,徐俊峰发现,陈某是第一次实施盗窃。案件办结后,徐俊峰主动找到他:“你不该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今后好好生活,踏踏实实的,一定会重回正轨的。”陈某深受感触,回到老家开了一家烧烤店,还找了个女朋友,整个人的状态好了很多。在微信聊天中,陈某告诉徐俊峰:“感谢徐警官当初的一番话,让我没有继续迷失方向……”几年前,辖区李某因为家庭变故,负债累累,一时糊涂实施了盗窃。在那段时间,办案民警徐俊峰还是不忘对他的教导和规劝。后来,李某听徐俊峰的建议,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就去送外卖,一个月最多能挣到1万多元,债务也顺利还清。
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的徐俊峰,对待群众却是热情如火。他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去年12月某天,所里接到紧急求助称有人要跳楼。徐俊峰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名男子正坐在天台边上,情绪十分激动,声称因和女朋友感情纠纷想要自杀。人命关天,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徐俊峰和同事们一方面耐心开展劝导,倾听其抱怨,缓解其情绪;另一方面,配合同事制造救人时机。就在该男子走神之际,徐俊峰迅速反应,一把将该男子拉回室内。后徐俊峰在得知该男子是外地人,在海门举目无亲时,防止该男子一时又想不开自杀,该警情不能一处了之,他向所领导汇报后连夜将该男子送回老家和父母团聚。这样平凡又温暖的事情不胜枚举,对于徐俊峰来说,群众身边每一件小事,在他眼里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
信念坚定 和犯罪嫌疑人拼抢时间
近年来,海门持续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徐俊峰作为专门从事预警劝阻工作的一员,每日进行数据梳理,常态分析人员结构、职业特征、心理状态等,整理易受骗和未唤醒人员,进行见面劝阻。
去年6月底,当徐俊峰回访一名预警对象时,发现当事人已经从网络投资理财转向沉迷“网上刷单”赚钱。根据以往经验,他第一时间提出要和当事人见面,但对方表示拒绝,并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徐俊峰赶紧上门,却吃了个闭门羹。为了劝阻倔强的当事人,徐俊峰前前后后跑了6次,联系其家人、村居工作人员,耐心劝说、详细解释诈骗套路,才让当事人幡然醒悟,及时避免了进一步遭受财产损失。
平时,徐俊峰拿着《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指引》反复研究,及时更新劝阻话术,每月定期为所内其他民警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全体民警的预警劝阻业务水平。虽然在这项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当事人不理睬和拒绝配合,但他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和诈骗分子抢时间、拼速度。“只要我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细致,就可能避免一个受害者,甚至一个家庭的悲剧发生。”徐俊峰说。
今年以来,徐俊峰已经办理15起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移送起诉3人,治安处罚违法行为人32名。
(《江苏法治报》11月6日江苏警界C版,审核:李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