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铆在苏通大桥上的守桥卫士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4-03-22 字体:[ ]

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有一种责任,叫“我在岗”;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道风景,叫“大桥蓝”。坚守,是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在从警的15年岁月里,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四大队民警陈卫国,始终用坚守岗位来献礼祖国。

陈卫国,男,37岁,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南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四大队侦查中队中队长。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5次,2022年被评为全市公安部门首批“211”骨干型人才。2014年调入高速四大队以来,该同志像铆钉一样守卫在南通首座跨江大桥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高速交通警察“守桥有责、守桥负责、守桥尽责”的庄重诺言。

精益求精,做护安保畅的“排头兵”

身为高速交警,陈卫国同志并不是“科班”出身,在交管业务方面可谓“从零开始”,但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敢”字当先,始终以敢闯、敢试、敢拼、敢冲的姿态,为公安交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身高一米八六的他,集合站队总是站在第一排第一个,充当基准兵。站在排头的他,深知自身业务能力还有差距,从那时起,“带上小本子、跟着老师傅”成了陈卫国的学习日常,几年下来,业务能力也成了队里的基准兵。熟悉陈卫国的都知道,在处理事故时,平时快人快语的他,就像资深老戏骨说台词一样,“处置流程、法规代号、保险理赔、车主诉求等”,早已烂熟于心,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听完“台词”的涉事车主几乎都会统一回复三个字:“无异议”。

随着业务能力的不断精进,陈卫国被提拔为内勤中队长,负责队部人员的管理和内勤工作,由“路面”转为“队内”,从“台前”走到了“幕后”,随着身份的转变,责任变大了,工作能力也更加全面。随着经年累月的沉淀,陈卫国几乎可以胜任大队各个岗位,正印证了那句话:“人民警察像块砖,哪里空缺哪里搬。”有时出现在路面巡逻,有时在现场处理事故,有时在指挥平台值守,有时在服务窗口坐班,有时在大队营区备勤,有时奔波在换勤的路上,有时在不厌其烦地劝说车主……只要是大队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是陈卫国留下的身影。

2023年,陈卫国同志牵头创建了“苏通大桥联合指挥调度中心”,探索大队勤务指挥室与公司指挥调度中心协作共建、互为补充的指挥调度新机制,从原先的“单兵作战”到现在的“协同共管”。同时,他还积极探索构建无人机实战应用新模式,实现空中地面联勤、路面室内联动、远端近端联控,让警用无人机更好服务警务实战。

坚守岗位,做苏通大桥的“长明灯”

苏通大桥设计最大流量为8万辆次,目前日均车流均在10万辆次以上,大流量期间最高可达15万辆次,常年无休,警力始终保持24小时“四班两运转”状态,日常事故呈现突发性强、易导致连锁反应等特征,“坚守就是使命,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是始终刻在陈卫国脑子里的座右铭。“当交警,不仅需要掌握法律法规、锻炼强大体能、熟悉道路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钉子’精神!”陈卫国经常和同事聊起入自己在入警仪式上老先进的谆谆教诲,确实,他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普通警员到二级警长,从楞头小伙儿到业务骨干,一转眼就是15年。全长28.3公里的辖区内,布满了他巡逻的足迹。

大队流传着一句话:“遇事不决,就找陈卫国。”上至大队领导,下至青年辅警,工作上的矛盾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陈卫国。经常可以看到,大队领导研究工作时带上陈卫国,路面民警处理事故时电话咨询陈卫国,辅警遇到困难时请示陈卫国。总之,大队上下就没有他帮不了的忙、出不了的主意。近年来,先后总结出了“多点屯警、分段布警”的快速反应机制,在事故、拥堵易发、多发路段和时段增派执勤警力,驻点在两个服务区、三个收费站,推行小循环巡逻,为事件快处赢得宝贵时间;大流量期间,在常熟开发区收费站设立“临时事故处置点”,大大减少了事故车辆的绕行里程和占道时间。在快速反应机制的不断完善下,苏通大桥平均响应时长减少至4分钟,异常占道事件平均处置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大桥整体通行效率提高了25%,群众通行苏通大桥的满意度也逐年提升。

竭诚为公,做服务群众的“及时雨”

陈卫国担任内勤中队长以来,始终带着“从优待警、执法为民”的理念,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大队软实力的建设得到显著提升。“没事儿,你先休”是陈卫国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担任内勤中队长以来,已经数不清牺牲了自己多少次补休机会了。由于大队警力常年处于四班两运转状态,包括辅警在内,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当有人有事要请假时,陈卫国总会来一句:“没事儿,你先休,明天我来的”。大队领导也将“值班编排、勤务轮转、人员调休”等工作放心地交给内勤室统筹,长此以往,良性循环,陈卫国成了当之无愧的内部关系“话事人”。

在处理疑难纠纷中,陈卫国都会主动参与其中,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有时甚至通过几个小时的耐心的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当事双方认清事实,得到满意处理。在群众面临危难时,陈卫国同志也会第一个冲在前。

寒来暑往十余载,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事故快处,一遍又一遍的例行敬礼,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说服……才换来了辖区交通形势的平稳有序,换来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换来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