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如东警营有个“发明达人”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1-03-29 字体:[ ]

装备落后、技术受限,刑警在犯罪现场勘查时无法提取到关键证据,怎么办?如东县公安局“发明达人”王新铭,总是能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来解决技术难题,在方寸之间锁定犯罪分子的关键证据。

把“一件”拆分成“两件”,提升物证提取准确率。

王新铭今年35岁,现任如东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在同事眼中,王新铭踏实、勤恳,略显固执,如果遇到问题,总会喜欢自己琢磨解决方法。十多年来,他勘验现场数千余起,提取关键性痕迹物证直接破案数百余起。

随着技术的发展,DNA技术在公安机关打击破案的过程中发挥着尖刀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法医物证鉴定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有效提高了民警的办案效率和破案速度,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2016年9月,如东县公安局DNA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痕迹物证勘查、提取、比对、碰撞的全面性和精准度。检材污染问题也在工作中逐步显现。

DNA检材如果受到污染,会影响DNA检测的准确率。如何降低生物检材污染,就成了王新铭时不时研究的问题。王新铭发现,目前局里使用的生物检材提取器包装相对简陋,有效提取面积较小,柄部过短和过软,难以提取凹陷客体内的检材,在生物检材储存、提取、运输过程中会有污染的可能。生物检材提取器的设计原理是唯一的,想要降低污染只有将现有提取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克服目前使用提取器存在的问题。彼时王新铭正在南京工业大学攻读在职工学硕士,他反复查阅资料,咨询了导师,又咨询了公安刑事技术方面的专家,论证了自己设计思路的可行性。

既然有可行性,那就做出来!王新铭一头扎进了新型生物物证提取器研发中。研发的困难比想象中更大。生物物证提取器本就是铅笔大小的东西,对小物件结构的颠覆性拆分,每改一处都会有新的问题。下班时间、休息日王新铭都是在画图纸、做模型。在初期方案中,15cm的提取器金属柄,内部要做成空心,而且内部前半段与后半段孔径不同,中心打孔难度极高,开孔误差不能高于0.1毫米,如果打歪一点,则前功尽弃。王新铭没有找到大型车床,借用了熟人的小车床,只能用两端对钻的方式打孔。对钻对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王新铭已经记不清为了钻出一个孔,断了多少根钻头。2017年7月,王新铭终于成功发明了新型生物物证提取器,使生物物证提取和储存分离,原有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并于2018年3月获得了专利,成为了如东县公安局有史以来第一个拥有专利的人。

把“一车”压缩到“一箱”,打造现场勘查利器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是非常专业的技术活,也是又苦又累的体力活。老一辈的刑侦专家常说,“现场勘查要蹲下来、趴下去”,讲的就是技术员在现场的工作状态。作为刑事技术员,勘验现场所携带的器材非常多,光是现场勘查用的灯就要带三种,还有其他各类耗材和设备,技术员出一次现场,大包小包堆满整个后座,携带十分不便。勘查设备大约重20斤左右,要是再多一点,要近30斤,往往技术员左右手各拎着一只箱子到现场。

刑事技术员们都希望出现场的勘查设备能够做到体积小高便携,功率大,高续航,同一设备如果能具有多种功能,几项工作只需要带一种设备就更好了。这样就算到车不能至的偏僻地方,人力搬运轻便,设备也能长时间进行工作。

要是把器材整合进一个小箱子里,拎着就能走,出现场就方便多了!王新铭在办公室收拾着器材,突然冒出来重新设计研发勘验器材的念头。有想法只能算是迈出了半步,真正的付出行动,才是迈出一步。

王新铭开始对现勘光源进行重新设计。使用者对灯的期望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同时满足。体积小、功率大本来就是一对矛盾,散热是个大难题。他放弃了所有双休日,一门心思投入研究。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无聊的,有时做了几个星期还不能达到效果,但王新铭没有向挫折低头,通过数十次的设计改进,对结构和材料进一步整合设计,终于解决过热问题。高续航要对电池组进行改良,通过串并联构架,使电池容量得到保证,但在充电时,由于架构问题,并不是每一块电池都能充电饱和,是市场上所有电池组都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难题,王新铭拜师学艺,学会了电路设计和单片机技术,通过新学来的技术,重新设计制作电路板,彻底解决了现勘光源各类问题。

同样功能的器材,只有把体积小到极致,才是真正的技术!王新铭设计的现场勘查灯体积只有传统足迹灯的三分之一,功率基本不变,小巧实用的足迹灯还具备变焦功能,既可以做足迹灯,又可以做搜索灯,使技术员勘验现场如虎添翼。2019年5月,如东县公安局挂牌成立了王新铭工作室,对王新铭的研究发明予以了大力支持。

多波段光源在实际勘查中很重要,但高功率的多波段光源很不便携,便携型的功率又不够,基本没什么实际作用。王新铭利用前期设计变焦功能勘查灯的知识积累,设计出了高亮便携式多波段光源,把实用多波段光源装进口袋里,更利于勘查现场发现线索,寻找证据。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王新铭又开始思考了,能不能把多波段光源整合进以前设计的足迹灯内,并且体积保持不变,这样技术员勘验现场就可以携带更轻便的器材。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半年的研究终于有了突破,2020年3月,他设计的的高功率微型可变焦多波段宽幅灯工程机已经通过了稳定性测试。至此,王新铭已经成功地将技术员出现场的装备整合进了轻便手提箱。目前王新铭的高功率微型可变焦多波段宽幅灯已在申请专利。

由“自己”想到“他人”,服务警务实战和民生

研发是叠代的过程,钻研永无止境。王新铭觉得研发的目的是服务实战。前期县局实验室要采购用于勘验指纹的定向反射系统,前来报价的公司一套系统要上万元,远远超过了预算。王新铭熟知定向反射系统的工作原理,觉得定向反射系统报价上万元,实在性价比不高,空闲时间就自己制作了一个定向反射系统,供实验室使用,材料成本才500多元。在闲谈中,他听到一线民警说,用夜里进行室外抓捕能见度低,警用手电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就将自己研发的现场勘查灯改进,制作了20多盏高功率便携式搜索灯供一线办案民警使用,进一步解决了夜间抓捕的实际问题。

王新铭是个热心的人,不仅关注刑事勘查工作,更在平时处处留心,力所能及解决他人的困难。在农村自建房勘查入室盗窃现场时,王新铭发现有些住宅被盗是因为门窗锁扣不牢固,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又针对现有锁扣缺陷制作出新的安全锁扣模型,目前模型的性能正在进一步测试中。今年3月8日中午,如东县掘港镇黄山路与长江路交叉路口附近,一辆三轮摩托车突然着火,恰巧王新铭出警路过,与经过的其他货车司机急伸援手,奋勇扑灭险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