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十余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以专业素养筑牢执法根基,用温情服务播撒法治种子,秉持着“法治是基层治理生命线”的理念,在案件审核、普法创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中彰显法治力量,以“法治先锋、群众贴心人”的形象赢得广泛赞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他就是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虹桥派出所法制副所长顾葵光。
顾葵光,男,中共党员,1990年4月出生,2014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个人嘉奖三次。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守门人”:严把案件质量关
作为法制条线的“行家里手”,顾葵光深知“每一起案件都关乎公平正义”,他将案件质量视为执法生命线,严格推行所内“一案三查”审核机制,通过办案民警自查、法制员初审、所领导复审的流程对所内每起案件从证据链、程序规范、法律适用三方面开展严格审查,一旦发现执法问题或瑕疵第一时间通知相应办案民警予以整改。
来到虹桥派出所后,针对基层民警执法痛点,顾葵光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接地气”的操作指南,组织所内开展案件自查、案例研讨等培训20余场,覆盖全所95%警力。在他的推动下,派出所执法记录仪使用率、音视频关联率均达100%。所内民辅警们常说,这位新来的顾所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成为了辖区群众心中“信得过、靠得住”的法治标杆。
基层普法的“播种者”:法治阳光照万家
“普法不是单向灌输,也不能照本宣科,应当是双向共鸣,让法律走进群众心里。”顾葵光打破传统宣传模式,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定制化”普法方案,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学校多、银行多的特点,推出“小区法律夜校”“校园法治漫画展”“反诈知识有奖竞答”等特色活动。一年来,他带领所内民辅警开展普法活动50余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法治观念。
秉持着法治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顾葵光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合辖区中小学建立“法治副校长”联动机制,坚持每学期进校园讲授“拒绝校园霸凌”“守护交通安全”等课程,累计开展法治辩论赛、法治夏令营等活动25次,参与学生超2000人。曾经参与过他组织的校园普法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感慨道:“顾所长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讲法,现在班上的孩子都能背出一部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条款了!”“顾老师让我明白,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我们的铠甲。”
矛盾纠纷化解的“解铃人”:春风化雨润民心
顾葵光坚持“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派出所建立“法律会诊”机制,为疑难纠纷提供法律支撑,让群众少走弯路。他牵头组建了“1+3+N”调解团队,即“1名民警+3名网格员骨干+N名志愿者调解员”的队伍,通过倾听诉求、厘清焦点、法律释明、情感疏导、签订协议的“五步调解法”步骤帮助化解辖区婚恋纠纷、劳资矛盾、邻里积怨等复杂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他带领所内调解员攻坚化解辖区疑难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70%以上,协议履行率达100%。
今年年初,一位七旬老人因赡养问题与子女反目,顾葵光连续7天上门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算亲情账”“讲家风故事”的方式唤醒子女良知,成功化解了老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临走之际,老人紧紧握住他的手,连连称赞:“你真是人民的好警察!”
从青涩警员到法制“新星”,顾葵光始终保持着笔记本扉页上那句“法理兼济,止于至善”的初心。他的办公室深夜常亮的灯光,调解室里沙哑却耐心的嗓音,校园中与孩子们击掌的笑颜,共同绘就了一名基层法制民警的担当图景。正如他所坚信的:“法治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融入群众柴米油盐的守护。”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永远步履坚定,以法治微光汇聚成基层善治的星河,用为民初心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答卷。
(作者:李韬,审核:金佳佳,审签:何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