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天“消防、部队”找上门,找你订物资采购大量罐头、桶装水等食物或其他物资,你会轻易放下内心警戒,选择相信吗?这时千万要留意,如果你以为自己走上了稳妥的财路,事实极有可能是对骗子们敞开了金库!
近期,如东县出现一例冒充消防大队人员加受害人微信,以订零食、采购物资为由实施诈骗的警情。警情发生时,民警与网格员正在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扫楼入户”行动,因发现与劝阻及时,成功避免了受害人上当受骗。注意此类诈骗受害人群多为餐饮企业、个体商户!
警情回顾:
王女士在如东县经营一家水果店,8月20日上午,一名自称是如东县消防大队的“采购员”通过朋友推荐添加了王女士联系方式,称要采购一批中小学生培训用的零食。王女士听后大喜,天降大单,利润可观。对方给她发了如东消防大队的定位,还出示了一份盖有公章的“线下采购确认通知书”。王女士信了,忙了一下午帮忙采购零食。
8月21日上午,按“采购通知书”付款提货的时间到了,“采购员”再次联系王女士,不提付款提货之事,却说消防大队急需一批行军罐头和矿泉水,指定品牌和商家,因自己此前与“商家”有隙,想让王女士帮忙联系采购,回扣有哦!
王女士与“指定商家”联系后,发现做成这笔交易需要垫资3万余元。正在反复考虑时,民警和网格员来到店里,王女士赶紧咨询。通过仔细询问和查看手机聊天记录,民警确认“采购员”系假。此为冒充军警人员实施诈骗,骗子的目标就是这笔垫资。在跟随民警来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的宣传教育后,王女士终于相信自己遇到了骗子,赶忙拉黑对方,保住了3万余元。
骗术分析:
1.冒充消防、部队人员
骗子冒充军警、消防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谎称采购物资(多以餐饮、生活物资为主),并许诺丰厚的利润。
2.获取信任、抛出诱饵
获取商家信任后,要求帮助采购其他特定物资并指定供应商,以身份受限等为由要求商家先行代购,承诺事后给予差价回报。
3.要求垫资、骗取钱财
冒充特定物资供应商,利用商家着急购买的心理,要求“先付款再发货”,待商家转账后消失。
警方提醒:
1.消防、部队等单位不会联系群众进行“代买代付”等采购事宜。
2.保持警惕,切莫轻信“碍于身份不方便直接采购”“私下交易平分差价”的谎言。
3.如接到此类信息,须认真核实对方身份,无法验证时立即终止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4.如发现被骗,请保留相关证据并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