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全防范

警惕网络谣言的危害

来源: 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4-09-12 字体:[ ]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播带来了便捷,但同时网络世界也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可小觑。我们对网络谣言坚决说“不”,别让自己的手指一滑,成了助长网络谣言传播的“帮凶”。

一、网络谣言的编造传播方式

炮制虚假信息:故意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事件或者歪曲事实,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吸引眼球。

拼贴图片或视频:利用技术手段对图片、视频进行篡改,制造假象,通过剪辑使视频内容失去原有语境,误导公众。

假冒新闻媒体:通过伪造社交账户,使用假新闻网站或假冒正规媒体、名人、专家的名义发布虚假信息。

利用机器人传播:使用社交媒体中的机器人网络化,自动化、大规模地推送谣言信息。

情绪化诱导分享:制造极端情绪化的内容,激起民众的愤怒、恐惧、同情等情绪,促使其不加判断地转发。

二、网络谣言的危害

扰乱公共秩序:网络谣言可在短时间内引发较大范围的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损害网络环境:网络谣言的传播,还会造成网络信息的污染,损害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消耗公共资源:谣言引发的不必要调查和应对可能浪费大量公共资源。

侵害他人权益:被谣言中伤的组织和个人可能名誉受损、心理创伤,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发悲剧。

三、造谣传谣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处以拘留或罚款。

刑事责任:如谣言造成严重后果,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造谣者要面对刑事处罚,留下案底,影响终生。

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依法要求谣言制造、传播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网络世界虽然虚拟,我们也要遵守规则,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旦发现网络谣言,请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

(作者:杨勇,审核:王文杰,审签:石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