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全防范

重阳节将近,请收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

来源: 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10-27 字体:[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惦记父母的不止是你,骗子也在虎视眈眈。小编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您送上一份反诈大礼包,快快分享到家庭群吧!

一、常见骗术揭秘,请您务必警惕

1.“保健品”骗局:不法分子常以“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为诱饵,虚构或夸大保健品、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疗效的产品。请牢记: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2.“投资理财”陷阱: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限量发行”为幌子,诱骗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购买虚假理财产品。请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投资理财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3.“养老服务”陷阱:以预付费“享受优惠床位”、“预定高端服务”等名义,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实则可能卷款跑路。选择养老服务时,务必核查机构资质,签订正规合同。

4.“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谎称您涉嫌洗钱、贩毒等重大犯罪,要求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进行核查。请记住: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5.“温情”陷阱/“黄昏恋”骗局:利用老年人情感空虚,通过网络或线下接近,扮演“贴心儿女”或“暖心老伴”,获取信任后以各种理由(如家人急病、生意周转)骗取钱财。

6.“中奖”、“退税”骗局: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通知您“中奖”或可领取“购车/购房退税”,但需先支付手续费、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这些都是骗局,切勿相信。

7.“神医”、“特效药”骗局:吹嘘有“祖传秘方”、“独家偏方”能治愈疑难杂症,利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行骗。身体不适请务必到正规医院就诊。

8.“免费礼品”诱饵:以赠送鸡蛋、米面油等小礼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进而推销高价劣质产品或实施诈骗。

二、核心防范要点,牢记心中保平安

1.守住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妥善处理带有个信息的快递单、票据。

2.保持清醒头脑:面对“低投入高回报”、“包治百病”、“稳赚不赔”等诱惑性宣传,一定要冷静,多与子女、亲友商量,或向社区、银行工作人员、警方咨询。

3.核实身份信息:接到自称银行、公检法、社保局等的电话,不要慌张,可通过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亲自前往办事网点)。

4.端正保健理念:从正规渠道获取健康知识,身体不适及时就医,相信科学,不迷信所谓“神药”、“特效药”。

5.谨慎支付款项:但凡涉及大额资金支出,特别是向陌生账户转账,务必慎之又慎。可设置银行卡每日转账限额,降低风险。

6.不贪图小便宜:警惕“免费午餐”,天下没有白得的利益,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

三、遇到可疑情况,请立即这样做

1.第一时间沟通:及时与子女、亲属或信得过的邻居、朋友沟通,说明情况,请他们帮助判断。

2.果断拒绝并报警:一旦意识到可能被骗,立即停止交易,不再与对方联系,并拨打110报警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举报。

3.保留证据:尽可能保存好通话记录、短信内容、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宣传资料等证据,供警方调查。

(作者:张君妍,审核:蔡薇,审签:范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