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各类主打AI功能的APP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上出现,在各类信息搜索方面为用户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便利。殊不知,诈骗分子也盯上了这块待开发的蓝海,开始利用AI搜索算法机制,投放大量不实信息污染数据池,当用户检索该类信息时,便会出现对应虚假信息,诈骗分子以此实施诈骗。
去年12月,章先生因想要挽回刷单“投资”损失,遂在某AI软件搜索“被骗怎么追钱”,并根据软件推荐的结果添加了“赵警官”的联系方式,对方称想要追钱需要走一个流程,后将章先生拉入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联系群。对方先后以“搜集证据需要对接银行卡”、“立案需要缴纳保证金”等为由,要求章先生将钱转入公安机关指定的安全账户,并承诺一旦查明情况,将和章先生被骗资金一并返还。为“配合调查”,章先生多次按照要求转账,发现对方收到钱后消失踪迹,这才意识到遭遇二次诈骗,损失5万余元。
警方提示:
AI搜索出来的结果只是网络大数据的汇总,AI本身不能为用户辨别其中真伪,需要使用者自行注意甄别其中信息的真伪。
凡是在网上自称能帮助追回损失的“网警”“黑客”“维权专家”都是诈骗,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避免二次被骗!
切勿相信以先行支付费用、转账汇款为前提的追回资金承诺,不要随意向他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
当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保留好证据,确定自己的损失,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切记,公安机关不会在网上办案,不会线上要求转账,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作者:吴晓燕,审核:孙飞,审签:黄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