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找工作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可令人忧心的是,虚假招聘信息如隐匿暗处的“毒瘤”,悄然滋生,不少求职者稍不留意,就会踏入精心设计的陷阱,而这些虚假招聘的背后,大部分都隐藏着培训机构的引流套路。
近日,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中国某集团急招几万名大学生,不限专业,基本报名就能进。”有些视频博主还声称“招聘有正式编制,年薪二十万以上”。这些视频发布者的身份大多标注着“就业规划指导”,此集团有限公司对此也有回应: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传播类似的虚假信息,给部分不明真相人员带来经济损失、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网上这些虚假的招聘信息,很多是为培训机构引流的,常常伴随着所谓的考试培训、收取介绍费等套路。更有胜者,一些诈骗分子还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各种理由骗取所谓的“押金”“保证金”等。
一、虚假招聘引流的常见手段
(一)诱饵式高薪诱惑
这类虚假招聘往往先打出极具吸引力的“高薪诚聘”“轻松兼职高回报”等噱头,像“零基础小白也能月入过万,包食宿,轻松上手”,这对那些急于就业、渴望改善经济状况的求职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轻易就能吸引众多人投递简历。
(二)面试否定诱导培训
当求职者满怀期待地参加面试时,面试人员便开始施展“话术”。他们会对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全盘否定,夸大岗位所需技能难度,接着话锋一转,指出参加他们推荐的培训课程,就能弥补不足,获得心仪岗位。
(三)假冒名企合作
一些不良机构为增强可信度,会宣城自己是知名企业指定的合作培训机构,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参加培训,就有机会进入名企工作,让求职者误以为知道到了通往大厂的捷径。
(四)设置贷款陷阱
在诱导求职者参加培训会的同时,他们还会以“培训费用可分期”“边学习边赚钱”等话术,诱导求职者在指定的贷款平台办理贷款,让求职者在不知不觉中背负上巨额债务。
二、防范虚假招聘的建议
(一)谨慎对待付费要求
当招聘方提出需要求职者先付费参加培训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正规企业很少会有这样的要求。
(二)核实企业信息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平台,查询招聘企业的注册信息、经营范围、经营状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企业口碑。
(三)切勿轻信不实承诺
对于“包过包入职”“培训后薪资翻倍”等不符合常理的承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儿饼。
警方提醒:求职之路本就充满挑战,希望大家在寻找工作而过程中,擦亮双眼,仔细甄别每一条招聘信息,不要让虚假招聘和培训机构的引流套路破坏了自己的求职梦想,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陈冠霖,审核:季娟娟,审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