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电话近百个,手机必须边用边充电。在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44岁的市公安局崇川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保敏敏既当指挥员又当信息员,把初心和使命深深镌刻在战“疫”一线。11月26日,全省召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保敏敏获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保大,指挥部有新文件,需要传达到各成员单位。”“保大,市局有个报表,很急!”“保大,上午十点召集成员单位开会。”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保敏敏的忙碌写照。作为分局疫情社区及社会防控办公室具体负责人,保敏敏是承上启下、多头对接的排头兵,手机持续处于超负荷,每日工作电话近百个。保敏敏既要对接市公安局治安条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又要对接区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不仅要起草防疫相关文件,而且要统筹重要会议传达内容。除了对市公安局下发的指令逐条下发核查,她还要对全区社会及社区疫情防控组成员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每日汇总上报。
“基层民警工作繁杂,能帮助的一定要最快时间帮助。”无论接到多少问题咨询电话,保敏敏的解答总是耐心又细致,无论基层遇到什么实际困难,她总是想方设法帮忙解决。情况收集、汇报材料需要静心完成,办公室电话、个人手机接个不停,挤占了大量工作时间,保敏敏只能加班完成。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半夜还会接到指挥部的紧急电话,保敏敏没有丝毫怨言。她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强度工作面前,保敏敏顶住了压力,及时高效处置了上级防疫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涉及公安机关的指令和核查350余次,分发核查反馈数据数万条,协调现场紧急处置20次,同时撰写疫情防控各类总结、汇报材料20余篇,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信息支撑。
疫情阻击战中,人员核查尤为重要。保敏敏发挥头雁作用,指导派出所实施网格化作战,充分发动“红袖标”、楼道长、邻里理事等社会力量,灵活运用“面对面”“键对键”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地毯式排查、筛查,全力以赴在规定时间内做到查有结果、否有结果、一个不漏。“外来人员、出租房屋,尤其是群租房管控是筛查、核查工作的关键。”保敏敏指导派出所全面加强出租房屋管理,严格落实疫区人员、出租房屋及承租人员登记报备制度,推进疫情防控电子通行证办理。疫情防控后期,外来人员返城迎来高峰,她强化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走访排摸和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台账资料,深入推进群租房安全整治。在保敏敏的努力下,全区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登记率上升了11个百分点,未有一例因外来人员漏管而引发的紧急事件。
保敏敏凡事总要亲力亲为,加班加点自己先来,疫情防控自己先研究,核查表格自己先了解,疑难问题自己先解决,最难的活儿留给自己。她说:“自己做不好,怎么要求别人,自己不吃透、不弄懂,怎么指导别人。”
提及荣誉,保敏敏坦言,自己只是做了一名警察该做的事。谁能知道,背后是她多少个不眠不休和对家人的深深亏欠。保敏敏身处双警家庭,丈夫是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不同的岗位同样的责任,使他们在家相聚的时间很少。即使高考前夕,保敏敏也无暇照顾即将考试的儿子。为此,她只能把这份愧疚藏在心里。
“抗疫关键时刻,社会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岗位就是我的战位!”保敏敏义无反顾,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