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重任来担危险先上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0-08-12 字体:[ ]

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副政委陆良坤带领同事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值守、境外来(返)通人员转运工作中筑起“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安全屏障,彰显了非常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用行动践行了从警35年不变的誓言。

1月28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南通市防疫指挥部决定设立首个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此时,驻外安保返通的陆良坤刚在医院陪护照料了父亲两天。

重任我来担,危险我先上。陆良坤无惧身处前沿“阵地”可能直面接触病毒携带者和疑似病例的危险,当晚就奔赴集中医学观察点,担任安保组长,负责医学集中观察点的驻守任务以及全市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搭建指导。

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陆良坤迅速帮助组织搭建起物资、安保、餐饮、消杀、客房、维保、督查等7个小组,协调安装隔离区监控、门禁,完善客房水电、防护窗等基础设施,协调医废垃圾清运、隔离区消毒,进行安全防护培训。仅用18个小时,各项安保防控措施“从无到有”,不仅确保观察点按时启用,还打造出南通全市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样板”。

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生活异常枯燥乏味,很多被隔离人员精神压力大,情绪焦躁。作为安保组长,陆良坤每天盯着监控视频,一旦发现被隔离人员出房间“溜达”或其他情况,及时劝说、安抚。

集中隔离人员“清零”后,陆良坤的战“疫”工作并未结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成了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入境旅客航班落地、人员入境、疫情检测、专车转运、定点隔离要形成“闭环式”管理,极为重要的链条就是“转运”。

3月7日上午,陆良坤接到单位领导电话后,当天中午就和其他部门的6名组员火速赶往位于昆山花桥国际博览中心的疫情防控前置站,做好境外来通返通人员的转运工作。

刚到昆山,就有3人被抽调派驻上海;大客车后半夜不能上高速,临时调配的车辆及时赶上补位;穿着防护服来回跑下来大汗淋漓,气温不高也长出痱子……第一天上岗的情景至今还让陆良坤历历在目。

经过一天的忙碌,由南通市外办、公安、卫生疾控、交通等多个部门组合在一起的转运组逐渐规范运作。没有相关经验遵循,陆良坤结合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各项要求,严格履行“即到即送”原则。“必须无等待、无停留,最多的一天跑了40多趟。”陆良坤说,哪怕待转旅客只有一人,信息采集完毕后也必须立即转运。

由于航班入港时间的不确定性,从3月8日至4月4日,陆良坤每晚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眯”一会儿、醒一会儿,甚至养成了坐着睡的习惯。

直至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口岸入境人员就地隔离,陆良坤的转运工作才告一段落。他带领团队在休息不充足、饮食不规律、感染风险大的情况下,精准指挥和调度,累计转运1732人,其中上海入境来通人员648批次1655人,北京入境取道上海来通人员13批次75人,由其他口岸入境转到上海的散客2人。

面对急难险困,54岁的陆良坤用行动诠释了忠诚、为民、担当。“说不紧张是假的,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老党员,责无旁贷。”陆良坤回忆,在医学观察点值守时,大家心中也曾有些忐忑。经上级党组织同意,他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统一思想,激发团队的信心和斗志,团结带领安保团队共同守卫医学观察点安全。

开展防护知识培训的基础上,陆良坤牵头建立起了工作人员出入规范、实时体温测量和不间断巡逻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不分白天、黑夜,陆良坤与12名执行任务的同事同工作、同吃住,用行动做表率,当好“领头羊”和“排头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