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一个交通警察的工匠之心

来源: 江海晚报 发布时间:2021-03-16 字体:[ ]

遵守交通规则就等于呵护生命,护住了血汗钱,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挣的钱,交通事故赔偿都不够。”9日下午4点多钟,启东市吕四交警中队的交通安全讲座开讲了,一名交警一语道破交通事故的现实危害,现场来自吕四港镇环卫工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身上。

他是吕四中队民警李海华。从2019年开始,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与同事把皮卡车开进学校、开进企业单位,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一年下来有10多场。

考虑到环卫工人们经常穿行路面和大多数骑电动车出行的实际情况,李海华针对“道交法”以行人为本的原则和新出台的《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用一句句“‘皮包铁’撞不过‘铁包皮’”,和一个个现场回放的视频画面给大家讲理明道。

宣讲广受好评的背后,是李海华丰富的事故处理经验。从2012年进入交警中队后,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将自己锻造成一个在交通事故中取证、调解的“金牌专家”。

现场勘察要做到快、准、狠,不得有一丝遗漏,力争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各种隐藏痕迹,让痕迹说话。”李海华说,印象最深的还是2018年12月的那场交通事故,他们一共进行了5次痕迹鉴定。

事故发生在吕四镇兆天线与天王路交叉路口,一辆大型卡车把周奶奶的左脚压得血肉模糊,可卡车司机却浑然不知,直接驶离。等找到这辆卡车时,离事故发生有四五天了,痕迹早已被覆盖。排查这一时段经过的农用车、三轮车,无果;四次痕迹鉴定,无果。30天过去了,大家都认为无法认定,准备结案。李海华来到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这个权威性强,一定要还老太太一个清白。”又过了30天,最终在卡车边上的挡板上找到了周奶奶衣服的微量元素,司机被认定为全责。

李海华每当开着皮卡车到达事故现场,都会尽心处理、对待。因为,他深知每一次执法都是一次服务,每一次服务都是一次工匠精神的体现。

10日下午,李海华刚要出警就被拦住了。“李警官,我舅舅的证明材料出来了没有?他还得走合作医疗呢。”家住吕四港镇翰林院的施超伟焦急地问。前几天下雨,他的舅舅出了交通事故,摔断了手骨和肋骨。

李海华立即回到办公室,给施超伟开具了接处警工作登记表,“单方事故,这个证明应该就行,你拿到医院看看。”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李海华总能耐心解决,“一方要给三四千,另一方却要求赔一两万”这样的调解他也遇到,而李海华总能找到当事双方的共识之处。他笑着说,调解也是一门技术活。

久而久之,李海华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肇事司机撒没撒谎,他一查就知道。

7日,吕四镇鹤港路路口,一位酒驾的奥迪车主在撞完一辆福特车后逃逸,事后奥迪车主谎称在A饭店就餐,也模糊了在饭店附近的停车位置。通过一路追踪,调取沿路四个监控,李海华最终锁定了B饭店,显然并不是之前奥迪车主交代的饭店。李海华不放过一丝细节,他说:“从饭店的监控和结账小票入手,我们确认就是该车主所为。”

走近李海华的办公桌,厚厚一叠事故处理单堆满了桌子一角。吕四中队每天接警二三十起交通事故,李海华处理事故、维持秩序一直在路上。之前那辆皮卡开了两年多,就退役了,现在换了辆新的。皮卡车在换,不换的是李海华那颗拥有工匠精神的心。

去年11月,在全国交警系统实战大练兵比武竞赛中,李海华获得交通事故现场勘察科目三等奖和“2020年全国交警系统训练标兵”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