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东警方破获一起“炒期货”诈骗案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1-04-20 16:02 累计次数: 字体:[ ]

当下,居民理财投资意识逐步增强,不少人选择股票、基金、期货等理财方式,希望让自己的资产升值。不过,如东警方最近破获的一起诈骗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去年9月份,南通如东县居民报警称被某个期货网络平台以高额收益为诱饵投资数百万元,后发现该平台无法登录,平台账户内的钱无法提现,共计被骗金额200余万元。受害人描述,该期货APP平台“客服”自称认识该公司“期货操盘手”,可以提供专业分析,指导市民在该期货交易平台盈利。“看上去和正规期货一样,APP上可以看到实时行情,也可以随时进行买卖。”受害人反映。为了获取受害人的信任,骗子们提前都拟好了各种各样的话术,并在内部对“话务员”进行培训。

民警通过线索,逐一抽丝剥茧,经过缜密摸排,办案民警发现被害人将资金投入银行账户后,所有资金均流入嫌疑人个人账户,且涉案账户中还有其他人员的大额资金流入,如东警方确认该案是一起典型的涉众型的虚拟平台投资诈骗案,于是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进行案件攻坚。

历经数日侦查,专案组初步查明了易某祥、胡某江、邓某兵、甄某祥等为首的诈骗团伙犯罪事实,全面获悉其组织架构、作案手法和活动轨迹。基本锁定嫌疑目标后,考虑到该团伙在其他地方也有案件,而且案发时间距离报案时间相隔较长,嫌疑人随时可能潜逃,经局领导同意后,专案组立即组织民警赶赴外省对嫌疑目标进行抓捕。最终民警分别在海口、东莞、长沙等地将主要嫌疑人易某祥、邓某兵、胡某江成功抓获。

经现场突审,犯罪嫌疑人均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通过后期的审讯,民警从嫌疑人那里获得线索,摸清了该团伙成员的组织架构。专案组又根据各组诈骗小团伙成员的情况,抽调民警成立多个办案小组,多管齐下,一举捣毁了五个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带破外省、市20余起案件,涉案金额共计300余万元。

整个炒期货的投资,均是由嫌疑人预先设置好的诈骗套路。据嫌疑人交代,平台并不是正规期货公司,所设置的APP全部是自己开发的程序,期货交易也并没有发生,客户的资金没有流向正规期货公司也没有流向交易所,而是流向嫌疑人自己账户迅速被瓜分。

目前,如东警方以涉嫌诈骗罪将易某祥、邓某兵、胡某江等26名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主要犯罪嫌疑人现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诈骗团伙的套路是什么样的?

第一步,犯罪团伙的“运维部”自行开发了期货交易软件,购买服务器服务后包装上线,伪装成正规期货公司APP软件(同名或近似名),并接入外部期货市场实时数据,添加自定义产品,提供买卖指数功能,但资金不接入市场 。

第二步,犯罪集团的“广告部”购买“关键词”客户推送服务。如有客户在网站上搜索或提问期货交易等关键词,广告部就会获得此类咨询信息,并组织“话务员”根据日常话术培训的套路进行跟进。

第三步,犯罪集团的“业务部”安排业务员,通过公司话术引导客户先加微信,私聊客户介绍期货业务,自称是正规期货公司的操盘手,提供的是正规的期货平台,资金接入市场,能够进行国内及国外期货产品的投资买卖,包装平台优势,并鼓吹公司能提供盈利的交易指导意见,发送APP链接诱骗客户下载开户入金。

客户入金后,业务员通过公司套路与话术,提供止盈止损意见与操作意见,诱骗客户反复交易,目标是通过频繁交易,将客户在平台中的资金转化为手续费,或者通过不当交易让客户出现亏损。

如东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的心理,通过QQ、微信、网络论坛等发布信息,广告期货交易“投资小、收益大”,只要跟着“老师”做,就可以“一个月收益翻番”,吸引投资者参与非法期货交易。投资者在遭遇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或对各类地方交易场所交易性质存疑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举报,并妥善保存有关证据材料,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