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对内挖潜、对外协同”,以“数智绣花”功夫精准治堵,全力驱动交通信号治理迈入精细化、智能化新阶段,有效实现主干路网停车次数下降43%,车速提升20%,200余个交通堵点被根治,日均40万辆车享受智慧出行服务。
一是天网”感知,精准把脉交通脉搏。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路面感知体系建设,汇聚互联网交通大数据,编织覆盖广泛的交通感知“天网”并全天候运转,实现车道级流量、速度精准掌控。研发全息路口智能感知系统,系统实时孪生映射真实交通场景,让交通要素实现全域“可视、可测、可控”。 在全省率先推出智能运维保障系统,信号故障处置效率大幅跃升,警情同比下降72.81%。
二是专业“制导”,靶向破解拥堵“顽疾”。依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中心,按照资源、力量、机制整合提能的要求,联合外部技术团队,建立信号优化专班。聚焦医院、学校、商圈、景区、高架等“易堵区域”,综合应用单向通行、停车指引、机非分离等措施,固化形成30余项“点单式”治理战法,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西院区就医高峰拥堵时长锐减58%,救护车通行时间缩短40%。
三是“绣花”治理,通行体验全面升级。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建立路口调控“三大核心”策略,在城区青年路等34个宽路口设置3秒“全红相位”,根治车辆滞留“拖尾病”;1253个路口配时方案按高峰、平峰、夜间动态切换,个性化覆盖率达75%。打出“绿波+诱导”组合拳,下游路口延长红灯实施“上游蓄车”,地图导航软件同步推送绕行路线,城区60条道路、410个路口组成绿波网,早高峰通勤时间平均缩短18%。
(作者:周嘉城,审核:黄新宇,审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