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如皋市公安局交管大队针对货车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交通违法易反复、安全隐患难根治、协同治理有壁垒等问题,创新构建科技赋能链、联动共治链、宣教引导链“三链融合”治理模式,重拳整治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推动货车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升级。
用好科技赋能链
如皋交管部门创新治理路径、破解监管难题,推动货车违法查处和隐患排查从全面覆盖向精准靶向转变。
梳理货车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规律,锁定4个事故高发时段、8个高频交通违法类型、10条管控关键路段,为部署警力提供数据支撑。据此构建了路面巡逻和空中巡航相结合的防控模式,一方面优化国省道联勤巡逻机制,确保重点区域、关键时段警力看得见、管得住、能管事。另一方面,启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动态监测,形成空地一体化立体防控格局,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勤务部署精准度明显提升。
同时,坚持显性用警、严管严查,采取固定值守、流动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严查严处货车超限超载、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运用智能监测设备,构建全时空管控网络;充分发挥智能模型作用,第一时间推送车辆信息至相关平台,提前做好交通违法劝阻,推动交通治理向主动预防升级。
拧紧联动共治链
主动打破部门、区域壁垒,构建全域覆盖、全时响应的协同治理体系,联合多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为群众出行营造更安全、更有序的交通环境。
与交通运输部门紧密协作,在10个交警执法服务点实行24小时联动工作机制,并对如皋市拥有10辆以上货车的132家货运企业实行多位一体管理。联合执法人员严查货车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步提醒驾驶人避免疲劳驾驶,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货车驾驶人故意绕行逃避检查、短途超限运输、夜间疲劳驾驶等问题,严格落实错时联勤、公路巡防等勤务模式,聚焦城乡接合部、工业园区周边路段和凌晨、夜间等重点时段,开展联合巡防执法,全力遏制道路交通事故。
和交通运输部门组建了4个联合执法组,采取错时接力巡查、跨区域集中整治等方式,严查货车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与交通运输部门、重点运输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及时发现车辆动态安全风险,督促运输企业提醒驾驶人消除交通违法状态,从源头强化交通安全责任;定期梳理货车严重超限超载违法信息,抄告交通运输部门,推动落实“一超四罚”措施。
延伸宣教引导链
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的原则,既严守法律红线、规范执法,又注重思想引导、安全宣教,进一步提升运输企业负责人、货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工作指引,规范执法流程、改进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大队法制部门每日通过执法监管平台,对执法情况开展全量检查和关联比对,确保执法公正规范。
同时,组织警力深入货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货车驾驶人强化交通安全管理教育,通过案例讲解、法规解读、答疑解惑等方式,引导货运从业人员时刻绷紧交通安全之弦、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大队还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推出“疲劳给生命减速”“超载给风险加码”“分心给安全埋患”等系列交通安全话题,曝光疲劳驾驶、超限超载、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为货车驾驶人敲响安全警钟。
此外,大队持续壮大交通安全宣讲队伍,将专兼职宣讲员队伍扩大至16名。宣讲员向货运从业人员面对面宣讲交通安全知识,深入剖析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解读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全力营造人人关注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10月31日3版,审核:李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