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支队为进一步发挥“容缺受理”机制效能,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赋予技术支撑、正确解读政策等维度综合施策,推动“容缺受理”机制从“可用”向“好用”“愿用”升级。
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动态调整清单。根据法律法规更新和实际情况变化,定期收集申请人、工作人员等各方反馈意见,对“容缺受理”机制运行开展优化评估,及时调整适用范围、容缺材料等内容,组织论证其可行性与风险,逐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事项纳入清单,拓展场景应用范围。
二是强化信用约束,完善监管闭环。将申请人履行容缺承诺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按时、准确补正的守信主体,在后续办事中给予优先办理、绿色通道等激励;对逾期不补正或提供虚假材料的,记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纳入重点监管对象等,提高失信成本。
三是优化系统支撑,提升智慧化水平。依托现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发“容缺受理”专用模块,内置事项清单,自动识别事项类型、标注可容缺材料、生成个性化补正清单、电子化承诺书等,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办理。同时,对于办结事项自动归档形成电子档案,对事项的数量、类型、办结率等多维统计与分析,为优化服务、研判趋势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丁洁,审核:朱祝国,审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