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公安紧紧依靠国家战略在南通交汇叠加的机遇,全面融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跨江融合、向海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坚持用系统思维推动警务转型,以实施“强服工程”为抓手,持续推动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建设,切实以公安工作的新质战斗力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清单管理 推进标准化服务
南通公安严格依照上级政策要求,依法实施41项公安行政许可,不断强化实施情况动态评估和全程监督,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全面、准确、规范编制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并通过江苏政务服务、公安便民服务“一张图”等渠道向社会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并且先后将公章刻制、旅馆业等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保安员证核发等7个事项下放县级公安机关实施,并开展专题培训、组织跟班学习,确保“接得住”;对专业业务现场辅导,加强评估整改,确保“办得好、无缝隙”。
围绕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修订完善监管事项清单,建立前期审批与后期监管警种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警种工作职责、议事会商、情况通报等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审批服务和事后监管质量,提升办事效率,积极创新行政审批工作。
齐抓并举 深化规范化建设
按照“一门办、一窗办、就近办”的要求,南通公安加强综合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建成市县两级10个公安政务服务大厅、86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3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市级综窗办理,6大类355项公安业务、政府部门26项民生高频业务在派出所综窗“一站式”办理,全力打造涉企综合服务窗口、全科式综合受理窗口,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便捷。同时,以省公安厅推广南通公安便民服务“一张图”为抓手,围绕公安便民“一张图”的知晓率、使用率、办事率三个维度,首批在30个公安政务服务点位,推出3D实景地图向导功能。截至目前,“一张图”公布审批服务事项166项、服务点位846个,为群众提供758份参考样本,群众累计访问使用量达298万余人次。
为深化窗口规范化管理,南通公安研究制定了《窗口规范化体系建设标准与运行规范》和《公安政务服务约束窗口“微权力”十项措施》,以基层所队户籍、出入境、车驾管三类窗口业务为重点,围绕服务态度、服务形象、办事效率和办公环境等方面,运用视频巡查、实地检查、考核问责、练兵培训等多个手段综合施策,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政务服务评价工作的风向标,强化窗口服务质态监管。在86家公安综合窗口设立“办不成事”求助电话,常态化接受群众诉求和舆论监督。
数字引领 打造便利化服务
2023年,南通公安开办旅馆“一件事”应用推广办件量全省第二名。为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南通公安积极拓展“一网通办”服务,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网办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推出 “机动车禁区通行证”“边境区管理通行证”“无犯罪记录证明”“律师因公查询人口信息”等高频网办业务,通过“网上不见面”“邮政寄递”等模式,实现网上全天候受理、全流程办理,累计服务167.4万人次。
同时,对照全省公安政务服务“减跑动”“减材料”33项清单任务逐项进行落实,在公安内网搭建政务服务电子证照库,实现对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居住证等6类窗口高频证件实时调取。截至目前,南通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即办率达到70%;共减免各类审批材料150余份,减免率达80%;98个行政审批事项共缩减办理时限1215个工作日,缩减率达到90%,极大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
在此基础上,积极延伸公安政务服务“三进驻”,在商会警务站、重点高校、规上企业和有条件的社区、村组布设政务服务网点,在更大范围便民利企。当前,已建成商会警务站161家,进驻重点规模企业45家,进驻社区302个,进驻村居696个,为企业群众办理各类业务12万余件,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