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海安市车管所打造“一站到底”上牌通道

来源: 《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 发布时间:2025-04-27 字体:[ ]

2024年以来,海安市车管所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抢抓实施“强服工程”有利契机,聚焦硬件水平、服务质效、监督机制“三个提升”,全面升级车管所智能化“通道式”上牌新模式,打造“一站到底”上牌通道。据统计,仅2024年,该市累计办理上牌业务2.6万笔,平均上牌时间由原来的22分钟缩短至15分钟。

科学统筹,优化办事通道环境

海安市车管所精心规划大、小型车辆专用通道,配合施划交通标线,设置隔离护栏,优化交通标识,引导不同类型车辆按照渠化导向进入各自业务办理区域,有效提升新车上牌效率和场地通行的安全系数。

主动应对新车上牌高峰,结合近年来全市车辆上牌数据,统筹规划所内可用道路和停车场地资源,设计2条小型车辆查验通道、2条大型车辆通道,设置4个查验工位,支持4辆机动车同时在线查验,业务终止车辆通过第三通道快速离场,避免造成通道拥堵。

同时,将业务大厅合理划分为业务办理区、等候区、自助选号区、群众休息区,配备饮水机、老花镜、雨伞等便民物品,查验区通道清晰划分区域、留置完备标识,通道两边加装窗户,升级挑高顶棚,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办事环境。

用心用情,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把群众的服务体验置于重要位置,换位思考群众所需所盼,刀刃向内整改服务中的短板不足,心无旁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该所在服务群众工作中探索出做精服务流程、独立号牌发放、整合上牌业务等效率提升工作法,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在优化服务流程上,该所精准把握国家奖补政策落地、老旧车辆迭代更新加快的新服务需求,以优化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办理流程为切入点,将原先的“先拆号牌后查验”改为“先查验,待查验通过后再拆装号牌”,提高工作效率。对车辆上牌、过户等手续相对复杂的业务,他们提供车辆免费称重、拍照、拓印车架号、拆装号牌等增值服务,最大化解决办事群众后顾之忧。

在上牌通道“流水线”上专设号牌发放室,群众完成号牌选取后直接到发放室等候,无论是在“交管12123”平台自选还是现场机选的号牌,均实现现场制作、立等可取。号牌制作完成后由工作人员直接送到群众手中,最大化挤压违法行为滋生空间。

还将机动车上牌业务细化分解为查验预登录、查验、受理、缴费、选号、发证、装牌7项子业务,逐一理清办理事项、办理位置,通过优化业务流程设计,群众只需顺着通道,一路到底就能轻松完成车辆上牌手续,实现机动车上牌的“一站到底”服务。

公开透明,提升业务监管水平

在落实车辆上牌实时动态监管中,海安市车管所坚持从严从实从细要求,严防产生执法问题。

加强上牌全流程的监管工作,在查验工位安装有监控设备,查验员配备执法记录仪,确保查验过程全程录音录像,音视频资料全量实时上传后台,确保执法规范,维护群众利益。

监管人员实时对通道内办公秩序、人员上岗、服务质量等情况开展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常态化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干预处置、核查整改,形成业务监管闭环。依托相关智能平台,实时对机动车和驾驶证业务办理情况相关数据分析研判,显著提升了窗口规范化管理水平。

建立重点岗位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常态化轮岗交流、每周集中培训等措施,倒逼窗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车驾管业务操作,业务高峰时期能保证岗位增援到位,同时有效杜绝廉政风险发生,促进队伍良性发展。

由岗位负责人牵头,通过“全访评”民意监测、电话回访、音视频巡检等多种形式,对民警、辅警的纪律作风、精神面貌、服务质态进行梳理点评。坚持“开门纳谏”联系交流机制,利用警营开放日等契机,邀请本地网友“大V”、服务对象走进车管所,诚恳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4月25日3版,审核:李志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