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公安深化“强智工程”改革实践,突破传统警务模式,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通过顶层谋划重构警务体系、聚焦实战重塑作战模式、全域推进深化数智转型,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以科技之光照亮平安建设新路径。
“一把手工程”高位部署推进
市公安局抓住公安部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机遇,将“强智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实施“强智工程”10项重点任务,制定“六个一”推进计划,明确“打造现代警务南通样板”的总目标。打造数据作战“智慧大脑”,通过业务、数据、人员、机制“四维融合”,情报指挥中心、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基础管控中心、合成侦查中心等功能区域实现物理聚合,形成“1个决策中枢+2个赋能引擎+N个作战单元”的合成作战体系。
建立“项目+警种+板块”三调度机制,将10项重点任务分解为48个具体项目,每周召开数能提升“联创会”,每月召开数据资源“发布会”,每季召开模型开发“招商会”,常态化举办建模大赛和科创大赛,先后成立3个技术联创中心,20个研究成果纳入省公安厅科创平台,835个平台模型赋能实战。
“数据矩阵”赋能警务实战
坚持把创新的目光聚焦于主战、主防、主巡等主项业务工作。打造新型侦查模式,以数字合成作战中心为牵引,升级建设市县两级侦查中心,创造性组织一季一专题、一月一攻坚等行动,群众安全感位居江苏省前列。打造新型社区警务模式,创新开展数字派出所、网络派出所、法治派出所、共建共治共享派出所、红旗派出所“五所联建”活动。打造新型治安防控模式,部署开展“夜经济专项巡控”“网格化立体加密巡控”,实行“点线面”网格布警、“水陆空”立体巡控、“人技物”协同支撑、“平急战”分级响应立体防控模式。
建设巡防快反调度中心,细化人巡、车巡、无人机巡、舰巡等“七巡”措施,布建25个数字化“通城智慧警亭”,织密“蓝背心”“物业组织”群防群治网络,民警处警到场速度提升27%,街面六类警情数同比前年下降16%。
“江海智警”锻造数字尖兵
创新构建“讲堂+擂台+实验室”三维育才体系,去年以来,先后开设15期数字化专题讲堂,组织32场次技能比武,与东南大学共建视频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目前,1150名民警通过数字化能力认证,20个创新成果登上省级科创平台,6个单项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专业装备、技术手段、专家人才“三大集群”,建强一批重点实验室,组织警种骨干与科信专家开展“头脑风暴”,将一线需求转化为87个创新项目。尤其是打造“警企研”协同创新模式,与互联网公司和科研院校建立常态协作机制,共建3个联创中心,取得6项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
(《人民公安报》5月16日6版,审核: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