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南通公安推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十六项措施

来源: 南通公安微警务 发布时间:2025-11-21 字体:[ ]

11月20日,南通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通公安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十六项措施》(以下简称“十六项措施”),紧紧围绕民生经济、政务服务、涉企执法、践行新发展理念四个关键领域精准施策,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公安动能。

聚焦民生经济,提升群众获得感

紧盯“消费更放心、出行更顺心、观赛更开心、食品更安心”四个民生热点,主动将警务服务工作融入护航经济发展大局,为企业、群众提供本地化、定制化的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依托“通城智慧警亭”、警务服务站,加强夜间经济集聚区巡逻、及时化解纠纷、严打违法犯罪,护航消费市场;全面推行新车上牌“一件事”等交管改革,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公交车道利用率,深化堵点“微治理”,提升通行效率;优化大型文旅活动审批,许可审查时限由7日压减至4日,推行“线上申报、并联审批”,对符合条件的活动实行安全许可“一次办结”,并科学释放场所容量,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办事便捷度

以“便民加速度、窗口提温度、办事好态度、改革有深度”为目标,深化“线下一扇窗、线上一张网”布局。拓展10个警种124个事项为“网办”服务,扩大“免证办”47类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变“你向我证明”为“我为你核验”;提前开门办、延时下班办、周末弹性办、前置容缺办等公安证件“便捷办”服务,推动资源下沉基层;试点公安证件照片“一照通用”,进一步拓展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公安业务照片应用场景,实现“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深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提供兜底保障。同时,强化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协作,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提升区域安全协同能力。

规范涉企执法,营造公平法治环境

坚持“无事零干扰、有事零障碍、服务零距离、打处零容忍”,开展规范涉企执法行动。持续排查整治重复检查、小过重罚、违规查冻扣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加强经济领域风险预警,提供“一企一策”法治服务;通过“万企大走访”“警营开放日”等活动“开门出政策”,提升政策精准性;严打整治抹黑商誉、职务侵占、合同诈骗、假冒侵权、串通招投标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企业权益的犯罪行为,快侦快破,全力追赃挽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服务保障能级

紧扣“队伍专业化、保护一体化、往来便利化、服务精准化”导向,组建警务联络官队伍,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健全水域融合共治体系,打造“最安全黄金水道”;推进“平安海域”建设,助推海洋渔港经济、海滨特色旅游发展;推动生态警务,守护南通“青山绿水”。此外,聚焦企业引才引智引资需要,开通“出国劳务直通车”,设立 “联办专窗”,推行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口岸签证代转工作机制,便利外籍人员或邀请企业不出南通办妥长三角区域口岸签证;通过数据赋能,为车驾证、身份证等证件到期人员精准推送提醒,推动“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同类材料“最多报一次”,让企业群众免于重复或循环提供证明材料。

据了解,今年以来,南通公安以实施政务服务“提靓行动”为抓手,持续擦亮护航发展“SO EASY”品牌。赋能文旅经济,出动安保力量9万余人次,护航保障508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开展。提升服务质效,170个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公安“综窗”办件量超155万,全市政务服务满意度99.68%,环比提升0.29个百分点,累计收到群众表扬件1.5万余件。规范涉企执法,线上线下听取企业诉求,双渠道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警务诉求188起,严打经济犯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深化数字转型,上线AI助手、RPA机器人,审批效率同比人工上升80%,依托南通公安便民服务一张图2.0,全年网上办理审批服务事项59.1万件,同比增幅达27.5%。

南通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通公安机关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做好“十六项措施”的细化分解、督导推进、跟踪问效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以实打实的行动,为南通经济大市“挑大梁”作出公安贡献。

(南通公安微警务,审核:苏锦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