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海门警方紧扣“事故少、秩序好、服务优、执法规范、人民满意”总目标,全力做好护航发展各项工作,持续优化交管便民利企服务,推动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延伸车管服务方式,推进窗口服务功能聚合、业务相连、办审一体,内部传递,实现“一窗式”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向区政务服务中心、14个派出所“综合窗口”下放12项高频车驾管业务。深化“警邮”“警医”合作,在全区设立11家邮政网点代办驾驶人补、换证“一站式”服务,邮寄送达;建立8家驾驶人医疗体检点,方便群众就近体检;强化“警企”合作,在17家汽车4S店推行代办车辆临牌核发业务,1个社会化服务站办理机动车注册、转让登记业务;在全区各镇街范围内发展了126家经营规范的电动车销售店,授权办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信息采集,实现“带牌销售”,实行“分区挂牌销售”模式。
深化隐患整改科学预判。建立数据共享、融合机制和每季度及重要节假日交通出行分析机制,向社会广泛公布交通流量预判,公布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及易堵节点,提示安全出行注意事项,为群众提供了准确高效的出行诱导服务。进一步挖掘网格员、保险营销员等社会资源,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在全区12个乡镇(园区)全部建成了标准化劝导站,落实劝导人员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学校周边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推动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整改隐患,进一步完善“一校一策”工作机制,有力维护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
深化事故处理机制创新。强势推进轻微事故视频“云处理”,依托城区交警中队建立轻微事故“云处理”试点,对符合视频快处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处理,实现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引导、全面提升事故警情接处效能。打通交通事故急救绿色通道,根据事故伤者伤情,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医院进行救治;推动完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行机制建设,加强部门联勤联动、拓宽道路救助基金申请渠道、简化事故受害者申办流程。
(作者:张博威,审核:徐雪高,审签:黄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