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公安局创新实践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正在发挥实效,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万余起,化解率攀升至98.93%,实现村居存量矛盾纠纷数量、诉讼案件量“双下降”,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三支队伍密织调解网络
实现由镇专业调解突击组牵头,联合村委会、施工方进行三轮协商的三级调解机制全如皋覆盖,整合市、镇、村三级资源,建立起专业调解突击组、专家援助精英团和网格调解先锋队三支队伍。在全市各镇区按照“一村居一团队”要求,成立由镇领导、派出所领导、社区民警、驻村辅警、人社局干部、镇(村)调解员组成的专业调解突击组,成为化解一般性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今年以来,已化解重复报警矛盾纠纷341起,化解率达77.32%。
在市级层面,85名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法制民警与政法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专家智库,对39个重点村(社区)实施“一村一策”精准指导。此外,该局依托警网融合机制,创新搭建网格工作平台,在社区、村居、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领域广泛招募村居网格志愿者,组成网格调解先锋队。
四级调处实现精准化解
将矛盾纠纷划分为苗头性、一般性、重大性和后续矛盾四个等级,对应建立分级处置机制。基础管控中心围绕矛盾纠纷、举报投诉等重点领域搭建数据模型、开展预警研判,将苗头矛盾纠纷推送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由社区民警带领网格调解先锋队进行走访调查和化解工作,将苗头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对于一般矛盾纠纷,由专业调解团队一对一指导帮带,推动社区民警和村(社区)调解员快速处置,防止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激化升级。重大矛盾纠纷则启动“专家会诊”机制,市级专家援助精英团深入纠纷一线实地调研,找准问题久拖不决的症结,联合派出所落实三级调解制度攻坚化解。
为确保调解成效持久,该局还建立起“实地访+云回访”双轨跟踪机制,发动网格、“哨点”人员进行实地走访交流,公安机关则将传统电话和视频回访结合,深入了解前期化解成效及处置满意度,防止矛盾反弹回潮。
三项保障提升调处效能
科技赋能成为提升调解质效的重要支撑。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运行机制,通过最大化资源共享、智能分析和数据模型搭建,探索建立重大矛盾纠纷预警研判机制,对重点矛盾纠纷和关注人群的相关因素进行智能分析,及时推送指令信息至相关责任人员。截至目前,基础管控中心已自主搭建模型4个,下发预警数据13批次。
借力推动全市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从科技、法制、协同等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率。
在法治保障方面,对调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采取专项治理行动,形成有力法律震慑。该局推动建立多元共治长效机制,将公安专业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一方面加强与妇联、民政、住建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参与基层治理。针对农村群众法治需求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土地承包、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界址纠纷等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进校园、进村居等活动120余场,受众人群覆盖超3万人。
(《江苏法治报》6月25日5版,审核:李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