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如东公安构建基层多元共治大格局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字体:[ ]

如东县公安局以实战化职能体系改革为牵引,创新推出“一二三”工作法,通过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打造多元共治、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主防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升级“一个中心” 打造主防智慧引擎

以基础管控中心为核心枢纽,全面优化“中心管基础、平台推应用、清单管任务、规范管流程”的工作机制,实现基础工作指标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为“主防”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一方面,做到清单化明责,编制《派出所社区基础工作清单》,将社区警务科学拆解为13大类、116项具体任务,职责清晰,靶向精准;另一方面,做到智能化监测,通过自主研发的“质态引擎”系统,对派出所人、事、物、组织等核心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科学评估。基础管控中心能敏锐捕捉工作质态波动,及时预警风险隐患,精准下达“堵漏洞、补短板”的指导指令,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同时,强化跨警种、跨部门协作联动,确保指令高效流转、责任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基础管控中心自主下发盯办指令1129条,闭环处置率高达100%。

建强“两个阵地” 夯实主防前移支点

今年以来,以零发案社区(村居)创建为牵引,在辖区247个村居科学布局,建成一般警务室225家、中心警务室13家。这些警务室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岔河古坝、双甸双南、新店汤园等中心警务室,按照“一室多能、一室一策”原则深度打造。深度融入网格治理体系,社区民警与网格员“肩并肩”,实现信息互通、力量互补、工作互动,“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治理效能日益凸显。警务室真正成为了群众“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的平安前哨。

推行“指挥长+指挥调度岗、情报研判岗、视频巡查岗、执法监督岗、勤务管理岗”“一长五岗”勤务运行模式,高效整合110警情、网格事件、社情民意、上级指令等多源数据,进行深度研判、精准画像、动态预警。指挥长据此科学调度警力、精准布设勤务,实现对辖区治安态势的“一图感知、一键指挥、一体联动”。综合指挥室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派出所向“规范化、智能化、实战化”转型升级,成为支撑主防工作的强大指挥作战平台。

汇聚“三支队伍” 激发多元共治活水

积极汇聚社区警务团队、最小应急单元、物业联合会三支队伍,并以社区警务团队为核心,创新构建“1警+1格+1干+1骑+6员+N力”的新质群防群治力量体系,即1名社区民警牵头,联动1名专职网格员、1名村居干部、1名外卖/快递骑手,整合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安全员、巡逻员、服务员“6员”,广泛吸纳物业保安、行业场所从业人员、热心志愿者等“N种社会力量”,并精心培育提优了17个特色鲜明的“义警联盟”品牌,让平安建设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同时,创新整合全县64家物业服务企业资源,牵头成立“物业联合会”。通过建立从业人员数据库,搭建联动平台,快速响应解决物业管理中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联合会组织常态化联合巡逻,共享安防信息,形成“1+1>2”的区域联动联勤合力。成立以来,已组织巡逻89次,成功化解纠纷16起,显著改善了居民小区的安全环境和生活品质,成为社区安防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江苏法治报》7月15日1版,审核:李志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