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评估公共对110报警服务的认知水平,精准优化警务宣传策略,确保“110”更合理、及时、高效的开展各项警情处置活动,本站于2025年6月17日至7月17日开展南通市区关于110报警服务知识调查问卷,本次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龄?
3.您的职业?
4.您是否拨打过110报警电话?
5.您最近一次拨打110的原因属于以下哪类?
6.正确的报警方式包括哪些?(多选)
7.除电话报警外,您是否知道可通过短信发送至“12110”报警?
8.您是否知道110受理的警务投诉范围?(多选)
9.您是否知晓南通已开通5G可视化110报警服务?
10.与传统语音报警相比,您认为可视化报警的优势有?(多选)
11.您是否知道非警务警情可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
12.您是否因非警务问题误拨过110?
13.您认为非警务警情分流宣传应加强哪些渠道?(多选)
14.您对南通市非警务警情分流机制的满意度?
15.您是否知道虚报警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
16.骚扰110的后果包括哪些?(多选)
17.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110报警知识?(多选)
18.您是否参与过公安机关组织的110宣传教育活动?
19.您认为宣传内容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是?
20.您认为公安机关应如何优化接警服务?(多选)
21.您希望民警处警时优先改进哪些方面?(多选)
二、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100.00%的人知道虚报警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没有人不知道虚报警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27.78%的人因非警务问题误拨过110;有72.22%的人没有因非警务问题误拨过110。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77.78%的人对南通市非警务警情分流机制非常满意;有22.22%的人对南通市非警务警情分流机制的满意度一般;没有人对南通市非警务警情分流机制不满意。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33.33%的人通过社区宣传了解110报警知识;有61.11%的人通过新闻媒体了解110报警知识;有88.89%的人通过社交平台了解110报警知识;有38.89%的人通过其他渠道了解110报警知识。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66.67%的人参与过公安机关组织的110宣传教育活动;有33.33%的人没有参与过公安机关组织的110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33.33%的人认为宣传内容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是报警流程;有22.22%的人认为宣传内容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是非警务分流;有38.89%的人认为宣传内容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是法律责任;有5.56%的人认为宣传内容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是其他。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66.67%的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增加接警人员;有100.00%的人认为公安机关应提升处警速度;有77.78%的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加强非警务分流宣传;有33.33%的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在其他方面优化接警服务。(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66.67%的人希望民警处警时优先改进响应速度;有61.11%的人希望民警处警时优先改进处置专业度;有72.22%的人希望民警处警时优先改进服务态度;有16.67%的人希望民警处警时优先改进其他方面。(多选)
三、相关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公众认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图文推送等形式,重点宣传110报警服务的适用范围、非紧急警情分流机制及新型报警方式(如短信、视频报警)。针对老年人、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方言接警服务或文字转语音技术支持,确保信息传达无障碍。
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响应效率。完善警情分级处置机制,明确非紧急警情与紧急警情的区分标准,引导市民通过12345热线或属地派出所处理咨询类诉求,减轻110接警压力。同时,升级接警系统功能,减少重复询问,缩短接警时间。
三是加强资源调配,确保出警效能。根据区域警情特点和交通状况,动态调整警力部署,在高峰时段或拥堵区域增派机动力量。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优化110与交警、消防、医疗等单位的协作流程,确保紧急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四是健全监督机制,持续改进服务。定期开展报警服务满意度回访,将市民评价纳入接警员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服务质量提升。同时,设立线上评价专栏或投诉建议通道,鼓励市民监督,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形成“反馈—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推动110报警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