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调查反馈

关于打击防范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调查反馈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2-10-14 字体:[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治理侵害老年人财产安全的乱象,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本站于202297日至2022107日开展关于打击防范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龄?

3.您的职业?

4.您家里有老年人和您一起居住吗?

5.您会和家里的老年人交流吗?

6.家里的老人是否参加过老年保健品等营销讲座?

7.家中老人是否通过媒体广告或讲座类营销购买过相关保健产品?

8.家中老年人是否有过因购买保健类、理财类等营销产品而受到诈骗的经历?

9.在被诈骗后,家中老人的反应是以下哪一种?

10.您是否主动给家中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或讲说典型诈骗案例?

11.您通过何种方式劝阻过家中老人购买保健类产品?(多选)

12.您认为针对老年人比较普遍的诈骗类型有哪些?(多选)

13.您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因素有哪些?(多选)

14.您认为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应该重点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多选)

二、总结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44.73%的人经常和家里的老年人交流,有28.94%的人偶尔和家里的老年人交流,有26.33%的人很少和家里的老年人交流,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81.6%的人家中老人通过媒体广告或讲座类营销购买过相关保健产品;有18.4%的人家中老人没有通过媒体广告或讲座类营销购买过相关保健产品。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52.63%的人经常主动给家中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或讲说典型诈骗案例,有39.47%的人偶尔主动给家中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或讲说典型诈骗案例,有7.9%的人没有主动给家中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或讲说典型诈骗案例。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81.57%的人通过科学分析劝阻劝阻过家中老人购买保健类产品,有92.1%的人通过用网络上或身边老年人受骗案例劝阻家中老人购买保健类产品,有44.73%的人通过禁止老年人参与营销活动和控制其联系营销方劝阻家中老人购买保健类产品,有21.05%的人通过其他方式劝阻家中老人购买保健类产品,有13.15%的人没有劝阻过家中老人购买保健类产品。(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84.21%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太注重健康,害怕生病;有89.47%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信息来源渠道陈旧,对诈骗方式不了解;有94.73%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信息来源渠道陈旧,对诈骗方式不了解;有71.05%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贪图小便宜;有55.26%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容易跟风、盲从;有92.1%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有57.89%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缺少家人陪伴,容易掉入骗子的温情陷阱;有55.26%的人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同情心强,容易相信谎言。(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94.73%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重点采取加强防骗宣传,提高防骗知识普及的方式;有89.47%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骗局模拟演示;有86.84%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采取网络短视频、典型案例宣传的方式;有92.1%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不定期开展防骗专题活动;有81.57%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让家人多陪伴老年人;有89.47%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经常组织集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有94.73%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加大对养老诈骗的打击整治力度;有31.57%的人认为防范老年人的诈骗应该采取其他方式。(多选)

三、相关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相关单位要对照工作职责,主动认领工作任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通过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好各种形式,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进一步形成养老诈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对养老诈骗重大敏感案件,要加强舆情风险评估监测。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工作,做到有诈反诈、有乱治乱。加强协同配合,深挖一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调集精锐力量、加大破案攻坚力度,快侦快破一批影响大、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