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追风赶月莫停留 “春华”秋实沐荣光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2-12-13 字体:[ ]

鲁迅先生曾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一代代中国人在爱国强国的道路上疾驰奋斗。工作以来,他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在他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南通市崇川分局学田派出所社区民警袁春华。

袁春华,男,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加入公安工作,担任南通市崇川分局学田派出所社区民警。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曾荣获国家公务员三等功2次,国家公务员嘉奖3次。

“群众的平安就是我最真的愿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袁春华同志身怀热风担道义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褪色。犹记得今年,袁春华同志带领我所辅警深入学田南苑上门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活动时,来到了一年已80多岁的夫妻家中。在宣传过程中,大爷突然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老太太一下就慌了。他没有片刻犹豫,迅速联系120,但被告知短时间内无法派车过来。“这种情况不能耽搁,不然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我开警车送”,袁春华同志当机立断,在医务人员的远程指导下,争分夺秒向医院驶去。夫妻年迈,子女又不在身边,袁春华同志到医院后又是一阵忙碌,垫付医药费、跟医生交流情况、安抚老太太……现场忙完后,他联系了这对夫妻远在北京的子女,一开始他们还误解是因为警察上门惊吓到老人,后来在老太太的讲述下,得知父亲在一个月前就被诊治出心脏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地、口吐白沫等症状,这下才明白是民警热心肠主动帮忙送医救治,连连表示抱歉和感谢!“关心则乱嘛,说明白就好,老人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这件事也仅仅是袁春华同志工作中的一笔,这些年,他曾在上班途中资助来南通打工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也曾日夜不休的帮助外地寻女的夫妇找到离家出走女儿……袁春华同志凭借过人的群众工作能力,先后解救过2名被拐骗少女,为10余名迷路的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找到亲人。在袁春华同志心中,群众的平安就是他最真的愿望。

“群众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袁警官阿,就像我们的守护神,我们都很感谢他这些年的付出”,一位老太太如是说。袁春华同志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以守望社区平安为其一生的责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屡见不鲜,袁春华同志所管辖的辖区内老年人群体又较多,如何让老年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再受到侵害,打造“无诈南通”成为了他经常思考的问题。无论是烈日炎炎,又或是寒风凛冽,袁春华同志都会深入社区里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不辞辛劳;无论是日常工作,又或是假期生活,他的口袋里都不会忘记揣几张反诈宣传单,一有机会便会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李大爷,还有保健品推销电话打给你吗”,“张姐,最近没接到诈骗电话吧”,奋斗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在宣传过程中,袁春华同志总会千叮咛、万嘱咐老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好事,并向他们讲解不法分子最新的诈骗手段。有些老年人听力不好,他也会耐心细致地再给他们讲一遍,直到听清楚为止,从未有过不耐烦;袁春华同志也会切切实实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手把手教会老人们如何下载与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时候忙得一整天都喝不了一口水。“我很明白老年人受骗后的心情,是很绝望的,一生心血就这样没了”,“我多说多做一点,受骗的人就会少一点”,袁春华同志说。

“群众的生活就是我最深的牵挂”

今年春天,南通爆发新冠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作为一名老党员,更作为一个名社区民警,袁春华同志不惧艰难,主动请缨作战第一线,积极投身抗击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防疫一线,尽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防疫压力,袁春华同志临危不乱,始终有序带领着我所辅警开展防控排查、卡点执勤以及人员管控工作,为辖区群众牢牢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袁警官,我老伴儿的药吃完了,可怎么办呐”,“袁警官,家里的菜已经见底了,实在扛不住了”……疫情无情人有情,袁春华同志得知这种情况后,便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送货员”生涯。他拎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菜品穿梭于辖区内的1600余家住户之间,爬上爬下,为居民分发送到家。不说袁春华同志已年近五十,就说年轻力盛的小伙子背负着这么多药品、菜品,来回上下,都会气喘吁吁,累得精疲力尽。但他却没有丝毫怨言,累了就稍微歇歇脚,擦擦汗,又继续走向下一家,“群众能吃上饭,平平安安的,我怎么样不重要”!其言铮铮,其情殷殷,在袁春华同志心中,群众的生活就是他最深的牵挂。

在岁月的长河里,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既满怀理想又不驰于空想,袁春华同志有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以有力的肩膀扛起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信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