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初染,列车北上。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反诈中心54岁的民警季越蜷坐在车厢连接处。他夹着背包,握着闪烁的手机,在摇晃与明暗间,揉了揉通红的双眼,目光始终未离屏幕……
“20万元追回来了!”4日,提及上周末乘坐无座动车奔赴山东、成功追回诈骗款的经历,季越的语气里难掩兴奋,仿佛连日奔波的疲惫都已消散,“我们根据锁定的涉诈账户,与银行完成资金返还对接,顺利拿到了资金划转回执。”
这样奔波的清晨,对季越而言已是寻常。他沉静少言,却如松柏扎根,在反诈一线坚守。今年以来,由季越主导返还的涉诈资金已达500余笔,线上线下合计1500余万元。这不仅是数字,更是他用坚守、汗水与智慧在漫长的反诈斗争中写下的无声诗篇。
群众的信任不能辜负
三十二载警营历练,3年反诈风雨路,让季越见过太多被骗后惊慌失措的面孔。“季警官,我孩子被骗了,这钱还能追回来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满是懊恼与无助。受害人也知道,时间每流逝一秒,追回的希望就渺茫一分。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把最后的期待留给了季越,这几乎成了他们绝望中最后的抓手。
“那会儿,我真觉得没指望了。”回忆起3年前的那场骗局,市民朱先生记忆犹新。从2022年9月案发,到2025年7月资金被成功返还,是长达3年的等待。“是季警官没有放弃,他一页一页地核对几十页的银行流水,硬是从里面找出两笔冲正记录,帮我追回了52万元!”这笔迟来的退款让朱先生绝处逢生,他至今仍觉难以置信,“找到他,钱就真有希望回来。”
“绝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这句话季越常挂在嘴边,也沉淀在他与每一个受害人的交流里,他走近他们,倾听、梳理、追踪。厘清资金返还线索、指导属地派出所核实涉诈账户情况、联系账户冻结机关确认资金归属、奔赴开户银行办理资金返还手续……当一笔笔血汗钱终于“回家”,那份难以言喻的满足与自豪,让季越更加确信从警的价值与意义。
再多的难关不言放弃
2023年8月那个闷热的午后,一通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让市民陈女士在盛夏时节坠入冰窟。对方以“注销贷款账户”为由,诱导她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在密集的话术操控下,陈女士竟从两家银行贷出21万元,分批转至“指定账户”。直到收到银行的还款提醒,她才惊觉自己已落入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钱转走一个星期了,我整个人都是蒙的,吃不下也睡不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女士仍心有余悸。
季越深知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艰难角力。诈骗团伙的资金转移链条错综复杂,往往在数小时内就能将资金分散至数十个账户,但季越没有放弃,他立即指导派出所固定证据、完善材料,从海量的资金流水中寻找蛛丝马迹。
办公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见证了无数个比对数据、分析流向的深夜。资金流向先后断点数次,案件侦破几度陷入僵局,但季越和同事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2024年10月,季越和同事成功锁定关键线索,为陈女士追回了20万元被骗资金。这场与骗子的“拉锯战”,在几乎绝望的边缘,赢回了希望与安宁。
百姓的钱财不分大小
季越的办公桌上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不仅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写照。
有些案件的涉案金额不大,可能只有几千元,与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的诈骗案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专门为此出差甚至显得“不划算”,但季越从不这样认为。“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说不定里面还有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他细心地将这些案件的涉案账户按所属省市归类整理,确定出差路线时,顺道把周边县市的银行网点一并跑完。有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时间紧任务重,季越甚至自费包车,一天之内辗转多个区县,只为尽快办妥返还手续。
“在我的返还计划里,从来没有金额大小之分。不能因为金额少就停滞不前。”季越语气坚定。
今年10月的一个清晨,受害人小张冒雨赶到市公安局崇川分局门口,手捧鲜花塞进季越怀里:“季叔叔,您一定得收下!再多的话也表达不了我现在的心情……”那一天,刑警大队的荣誉墙上又多了一面锦旗,红底黄字格外醒目:“反诈正义暖人心,不辞辛苦解民忧”。这十四个字正是季越为民初心的写照。
反诈之路,道阻且长,如同永夜行路,但正因为有季越这样的“守夜人”,城市的黎明才得以安宁。这首用岁月写就的诗篇没有韵脚,却格外动人。
(《江海晚报》11月6日7版,审核:李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