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道路交通管理一线,是清除路面隐患的急先锋;他潜心钻研交通组织,是守护大型活动交通安全的“指挥官”;他勇于推动技术革新,是引领辖区智能交通发展的主力军……他就是南通如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孙森。
到现场去找准症结
“目睹了太多事故与拥堵,我更加深知平安顺畅出行的珍贵。”孙森深刻认识到,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而路面隐患排查治理则是关键所在。他常说:“坐在办公室里看图纸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亲赴现场,才能找准症结。”在事故处理岗位摸爬滚打14年,他练就了一套“望闻问切”的道路交通难题诊断本领。
如皋主城区一条新开通道路曾事故频发,存在通行流线不畅、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视距遮挡等突出问题,治理难度大。孙森走进现场调研,广泛听取业内人士和交警意见,结合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右转车辆与直行非机动车冲突”为造成事故的主因。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推敲、多方协调,孙森主导设计的交通优化方案最终落地。他们通过采取完善车行引导、清理交织区视线障碍、增设物理隔离与减速设施等举措,该路段交通事故数量下降了90%。
勇于担当护航“苏超”
“苏超”联赛无疑是今年备受瞩目的足球赛事。每一场精彩比赛的背后,都离不开公安民警辅警的默默守护。
7月19日和8月17日,如皋奥体中心先后承办“苏超”联赛第七轮、第九轮的南通主场比赛。一组航拍画面曾在如皋市民微信朋友圈中刷屏:3万余名球迷如潮水般从奥体中心涌出,半小时内全部安全、有序离场。这背后,离不开如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孙森的关键调度。
“大型活动安保不是简单依靠‘人海战术’,而是一项精密的系统工程。”孙森坦言。那些日子里,他白天奔波于现场勘查,夜晚则埋头优化方案,常常工作至凌晨。从人流监测、预案设计,到点位部署与现场响应,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公安交管团队的实战经验与智慧结晶。
为缓解奥体中心核心区域交通压力,孙森带队踏勘场馆内外,测绘出涵盖周边28个停车场、1.2万个泊位的立体交通图,并创新研发“智慧泊车系统”,实现手机端实时导航至最近空车位。赛事期间,他综合运用单向通行、信号调优、可变车道、机非分离等策略,优化28个主要路口的交通组织,配合设置3000米隔离设施与16个智能分流点,构建起“人车流立体通道”,并引入无人机巡航监测,成功打造了县域大型活动交通安保的标杆案例。
探索创新缓解拥堵
孙森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交通拥堵路段。如皋市人民医院周边道路长期拥堵,他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创新提出“错位停车”方案,协调将医护人员车辆在工作时段停放至附近小区地下停车场,同时优化院内外交通循环,增设入院通道,推行单行线管理,显著缓解了通行压力,周边主次干道通行效率提升近3成。
“宁海路早高峰延误12秒”“中山路右转待转区利用率不足70%”……这些在旁人眼中枯燥的数据,却是孙森破解城市交通难题的密码。他创新提炼出“医校景商”疏堵保畅技战法,有力改善了市人民医院、初级中学、吾悦广场、水绘园等重点区域高峰时段的交通秩序与拥堵状况。许多人不禁感慨,孙森在短短几年间,已经从一个对如皋路网陌生的“新面孔”,成长为熟稔每条街巷、能独当一面的交通管理“活地图”。
(《<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11月4日3版,审核:李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