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瞧这满手创可贴!这工作真“烫手”!

来源: 公安部新闻传媒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8-21 字体:[ ]

“每个手指都裹上创可贴,再戴上手套,查验发动机就不怕烫了。”热浪滚滚,阳光毒辣。

闷热的铁皮棚内,如东县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查验岗民警施宏兵,正向青年查验员传授自己的经验。他喜欢把课堂搬到室外,认为实践能帮助年轻人更快成长。

54岁的施宏兵,2000年从部队转业后加入公安队伍,2013年起从事机动车查验工作。从军人到警察,从查验“小白”到拥有自己工作室的专家,他用铁血担当书写着平凡岗位的荣耀。

高温下苦事当乐事

南通地区进入“清蒸”“烧烤”混合模式,机动车查验棚是个铁皮棚,在烈日长时间暴晒下,里面热浪滚滚,像一口烧红的铁锅。机动车查验是个“体力活”,每天施宏兵熟练地打开送检车辆引擎盖,一头钻进热腾腾的车盖内查验。在接近40℃的室外,刚熄火的发动机温度很高,戴着手套的施宏兵一会儿弯腰下蹲,一会儿钻车底查验,查验完毕后他的警服早已湿透。一天下来,警服干了湿湿了干,大片大片的白色汗渍留在胸前后背。

如东车管所指导员徐一鸥透露,其实施宏兵左腿半月板早年间做过手术,已经摘除了,对他来说,天天上车下车都是挑战。“这么热的天,大家都喊他休息,他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施宏兵说,查验工作,冬天摸冰凉的底盘,夏天烤发动机,本来就是“冰火两重天”,没什么苦不苦,最开心的就是群众一句感谢。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作为机动车安全的“守门员”,施宏兵深知为群众办事要“实”,查验标准必须“硬”。

7月3日,民警发现一辆南京籍轿车车辆信息与登记不符。面对车主的焦躁不安,施宏兵主动联系南京车管所,调取原始资料,容缺办理转入手续,两小时内顺利办结了业务。“群众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施宏兵说。

施宏兵参加查验工作10余年,他的工作日志放了一抽屉,同事咨询哪天哪辆车存在的问题,他都能精准找到记录。“大家有问题就会打电话给他,因为知道他那儿肯定有答案”。徐一鸥说。

接力棒也滚烫

工作数十年,施宏兵毫无保留地将业务知识传授给大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机动车查验工作室,如今已成为如东车管的“金字招牌”。

工作室的创立对施宏兵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他传授年轻人工作方法,更教给他们实干的精神。只有把身子沉下来,责任担起来,才能在这个岗位上收获成长,更好地服务群众。

“其实我不常去我的工作室”,施宏兵说,“这烈日下才正儿八经是我的工作室”。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民警王鹏飞说:“老施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他说查一辆车,技术就该提高一分,跟他干,有劲!”

在施宏兵的带领下,一批年轻民警已悄然成长。验车棚内的热浪将他们的脸颊蒸得通红,可查验民警们的内心却比这酷暑更添几分滚烫的热忱

(公安部新闻传媒公众号,审核:赵雪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