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志在为民不等闲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09-04 字体:[ ]

尤志等,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观音山派出所治安副所长。他办案时“快”如闪电,预警劝阻争分夺秒;他破案时“慢”得下心,千页材料细细梳理;他带教时“温”情脉脉,为新警点亮成长明灯。在观音山派出所,尤志等用“快慢相济”的工作智慧,书写着属于“90后”民警的精彩篇章。

与时间赛跑的“闪电战”

一个寒冬的凌晨,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上级反诈中心发来预警提示,辖区居民王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尤志等立即拨打电话,但对方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尤志等抓起外套就往外冲。寒风中,他一边继续拨打电话,一边驱车赶往王女士家中。当王女士打开门时,她的手机正停留在转账确认页面,在及时制止后,尤志等对她开展了一系列的反诈宣传工作。

前不久,尤志等侦办了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到所报警称其被骗后将钱打包好送到苏州乡下的一棵大树下,但是到底哪棵树他是“一问三不知”,只说那个人跟他联系让他放在哪就放哪了。

为了尽快追赃挽损,他第二天天刚亮就带着受害人驱车到了附近,一点一点摸排。终于,尤志等在一棵树下发现了烟灰,立刻联系当地排摸了周围的监控,最终在监控里摸到了踪迹,并在当日将人抓获归案。

在长期的反诈工作中,尤志等总结出“眼快、手快、腿快”的“三快”工作法:预警信息要第一时间查看,劝阻电话要第一时间拨打,上门劝阻要第一时间出动。近年来,他成功劝阻电信诈骗案件37起,为群众挽回损失80余万元。

在细节里“掘金”的破案工匠

曾有一起保险诈骗案让办案民警犯了难,犯罪嫌疑人张某多次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但始终拒不认罪。尤志等接过案卷后,连续三天泡在档案室,将上千页的保险材料一一比对。最终,他在一份看似普通的维修清单中发现了端倪——同一部位的损伤,在不同事故中的维修记录竟然完全一致。

近日,尤志等在侦办一起聚众赌博案件时发现,很可能其中一个赌博地点是在城乡接合部的种植大棚内,经过研判发现了四个毫不相干的人,也正是因为毫不相干这让尤志等多了几分茫然,怀疑自己是不是侦破方向出了差错。为了确认自己的猜想,他从寻踪觅迹着手,开展了跟踪调查,最终发现四人通过不一样的交通工具进入了一个饭店停车场,确认无误立即行动,成功将4人抓获现行。

“现在的年轻人总想走捷径,但破案最需要的就是下‘笨功夫’。”尤志等常这样说。他要求队里的年轻民警:现场勘查要“蹲得下去”,材料审查要“沉得下心”,审讯突破要“耐得住性”。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他带领全体治安中队突破难点、找到关键,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最终守护好辖区的安全稳定。

新警眼中的“定海神针”

“尤所,我又搞砸了……”新警小李垂头丧气地站在办公室门口。尤志等放下手中的案卷,从抽屉里拿出两桶泡面:“先填饱肚子再说。”这样的场景在观音山派出所经常上演。尤志等的办公室抽屉里永远备着泡面、饼干,成了年轻民警的“深夜食堂”。

针对不同新警的特点,尤志等设计了个性化培养方案:对性格急躁的,安排他整理案卷磨炼耐心;对内向腼腆的,带着他一起接待群众锻炼沟通;对理论扎实但实践不足的,手把手教现场勘查技巧。三年来,他带教的7名新警全部成长为业务骨干。

新警们常说,办案的时候尤所长在就有一颗“定心丸”,在与嫌疑人周旋的过程中,小袁常常因为技巧不足而信心缺失,他拿着做好的笔录材料给尤志等看,一支铅笔在笔录上“指点江山”,针对不足之处和其中道理一一指出,落实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尤志等的管理智慧也是让新警们佩服的。他创新建立“治安先锋”工作群,不仅用于工作部署,更是团队建设的“云阵地”,破案捷报、业务心得、生活趣事都在这里分享。

在尤志等的字典里,“等”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厚积薄发的沉淀;“不等”不是盲目冒进,而是雷厉风行的担当。这位“90后”副所长用自己独特的工作哲学证明:新时代的年轻民警,既能守得住传统警务的“匠心”,又创得出智慧警务的“新招”;既当得了打击犯罪的“铁拳头”,又做得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江苏法治报》8月27日7版,审核:李志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