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39年,交警的极致坚守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04-11 字体:[ ]

39年前,他的父亲在执勤时不幸因公牺牲。39年来,他沿着父亲的足迹,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现在他临近退休,已退出领导岗位,但依旧不知疲倦地冲在一线,他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四级高级警长王晓中。

39年续写父亲未竟事业

新中国成立前,蔡叶在部队从事秘密工作,因为担心连累家人,改了姓名。从此,蔡叶和王晓中成了姓氏不同却更加深爱的一对父子。

王晓中记得小时候经常把玩父亲的军功章。他戴在胸口,对着镜子敬礼,英雄情结那时就在心中点燃。

蔡叶转业后在南通一家国营汽修厂任副厂长。后来听说交警招人,蔡叶立即报了名。王晓中说,父亲有制服情结。其实,这情结也影响了王晓中。1986年夏,王晓中没有选择热门的碳素厂、供电局等单位,而是选择了南通公安。他想和父亲并肩战斗。

198612月,还没等到警服下发,王晓中突然收到噩耗。父亲在阻止人民路上一起违章开挖行为时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挚爱的亲人和战友。

19877月,王晓中穿上了警服。那一刻,他觉得这警服不仅是他从警生涯的开始,也是父亲事业的延续。

1986年到2025年,整整39年的光阴,王晓中扎根在了马路上。12年普通民警,8年多中队长,6年多副大队长,10年大队长,王晓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了自己的路。

职务升迁是组织对我的认可,同时也给我出了更难的考卷。王晓中说,这是压力,更是责任。

事实上,他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完美答卷。

一万多天修炼六边形战士

39年,14235个日日夜夜,王晓中几乎干过交警的所有岗位。

每一个不同的岗位都是挑战,但只要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做好。王晓中说这话时眼神笃定。

路面执勤时,王晓中总喜欢比别人早到一点。护学岗牌子上写的7点半开始,那我就7点到。王晓中说,这是工作和事业的区别。每逢恶劣天气,他总是冲在第一个,当了领导之后更是身先士卒。带队伍,就要让同志们跟我上。

在事故处理岗位,王晓中见过太多的人间悲剧,破案和压降事故是他执著的追求。2009年夏的一天,瓢泼大雨中,王晓中凭着仅有的两片塑料碎片,连夜奔走,在凌晨3点靠着车轮和铁脚板找到了正在准备行李的肇事逃逸嫌疑人家属,并以此为突破口成功破案。

秩序管理上,他虽铁面无私,却用心服务。2010年,江海大道高架和通京大道高架全面施工。王晓中是辖区交警大队代理大队长,压力前所未有。施工围挡区域和道路此消彼长,但出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大夏天,他拿着尺子到处量,出了一身汗,拆了不少大的围挡,得罪了不少人。工地需要运输保障,他二话不说带队服务。建设单位的员工打心眼里佩服。

一日日成长,一次次历练,王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这么多年,王晓中随身携带的工具越来越多。车上的铁钎子用来拉开窨井盖排水,锯子用来锯断倒伏的树木,修理剪用来修剪遮挡视线的绿化,到高速工作后又多了把扫帚,雪停路净,扫帚不可少。

这些事情虽然都有责任部门,但交警在路上看见了,早一分钟解决,安全就多一分保障。王晓中笑着说,我跟同志们一直强调,眼里要有活,心里要有群众。

二线干部依旧冲在一线

2023年,55岁的王晓中离开交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岗位,退居二线

身上的担子轻了,但他做的事情一样不少。早晚参加护学岗工作,看着蹦蹦跳跳的孩子,他觉得自己也不老。在办公室,他研究辖区道路交通情况,给大队长徐志鑫提供参考意见,几十年的经验劲道十足。大队刚建成的警营文化项目,是他出谋划策,和教导员曹苏峰一起完成的。

我们都劝他别和以前一样拼。曹苏峰说,但王大常说退居二线不是离开一线,不做领头羊依然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春节南大街民俗巡游、濠河龙舟赛、清明道路保畅……但凡大队辖区有需要,王晓中的身影总是在一线。

 “以前当大队干部时,经常和同志们说坚守岗位。自己说的话,我必须做到。王晓中这么解释他依旧冲在一线的理由。

爱人从日常细节里知道王晓中还和以前一样。回家依旧一身疲惫,晚上电台还在床头,家里的事还是她一手承包。对家人,他有愧疚。

采访结束,王晓中去护学岗执勤。夕阳里,王晓中吹着哨子,将孩子一一送过马路。他两鬓斑白,脸上已有不少斑点。王晓中说:坚守,就是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江苏法治报》497版,审核:李志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