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110接警员:永不下线的公安“哨兵”①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3-06-30 字体:[ ]

如果说,110报警电话是一条能救人于水火的“生命线”,那么,110接警员就是这条生命线上最忠实的守护者。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她们时刻守候在电话旁,为社会安稳、群众安危站岗放哨。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座标杆、一种力量。作为全国爱民模范集体,南通110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的保护神”题词的重要内涵,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紧紧围绕南通公安高质量发展大局,把准时代脉搏,突出民意导向,坚持智慧引领,已经成为了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这是一支忠诚可靠、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队伍。27年来,手段在变,队伍在变,但“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不会变。南通110历经多次勤务模式改革,一代又一代的110人始终保持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用忠诚与热血书写出一份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优秀的公安“哨兵”。

周家婕:铁肩担使命

从青涩的大学生到优秀的业务能手,她凭着机智和敏锐,沉着处置过多起重大警情,成功挽救过多条宝贵生命。她就是南通市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周家婕,多次被南通市公安局评为先进、优秀个人,2010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团员。

2007年10月,初到接警岗位的周家婕,将学习规范要求、处置流程作为每日“必修课”,在熟记于心的同时,还结合日常接触到的各类警情,全面进行梳理,从中发现、把握规律,从而确保了在接警台能够随时做到“脱口而出”。为熟悉南通地理环境,周家婕不断研究琢磨辖区地图,她利用休息时间实地熟悉每条街道名称,牢记了全市1000多个社区分布,还熟记急救常识、水电气热线等100多个常用的电话。除了超强的记忆力,还要成为“语言专家”。南通各县市区方言存在不小的差异,这就要求她对于每一个口音都要随时切换,做到讲得清、听得懂,并迅速转换成普通话记录下来,其主动到市场及相关小区主动学习方言,通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已迅速成长为接警战线的行家里手,在岗位上成功处置了一起又一起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警情。 

2021年3月份凌晨两点,周家婕在值班时突然接到一个急切的电话,报警人称其被困在二号桥北边桥洞下的一搜船上。因报警人口音较重,经问询多遍,才知道该人系一名老人,已经被困在此处长达一小时之久,多次呼救周边均无人发现。周家婕立即通知附近辖区派出所联合搜寻,最终民警在桥洞闸门旁边的一搜船上发现了老人。因在河中央民警无法到达,周家婕再次联系附近船只,最终救回老人。

2007年以来,她在工作中救助的群众达300余人,挽救了30多名轻生群众,始终心怀感恩之心,无怨无悔地奉献在自己珍惜的岗位上,用110电波时刻守护着通城的一方平安。

施媛媛:奋斗让青春闪光

工作四年来,她多次获得市局110报警台“进步之星”,“服务之星”荣誉,21年底,上班途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手掌骨裂,仅修养半个多月便来上班。她想:“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接好每一通来电,让110报警热线随时保持畅通”。带徒工作时,她倾囊相授,空闲时带领徒弟走地形、画地图,并成功将徒弟培养上岗。她就是南通市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施媛媛。

一个90后女孩,却有着无比的耐心与责任心。在她劝阻下消除轻生念头的群众不下十名。一天下午,施媛媛接到一名12岁女孩打来的电话,女孩说话虚弱,称:“我有抑郁症,我想要死……”。原来女孩系留守儿童,一年前因校园暴力患抑郁症休学,现因被病痛折磨身体不适,瞒着爷爷奶奶在卧室枕头下藏了一把削笔刀准备轻生。施媛媛立刻温声安抚,担心女孩因一时冲动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其结合自身上学时的经历进行劝导,告知小女孩要配合治疗,珍惜生命,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积极生活。经过二十几分钟的劝导,小女孩敞开心扉,说出了所在地址,施媛媛迅速指令邻座接警员通知派出所出警并一直保持通话,保证小女孩的安全,直到民警到场,施媛媛才放心挂断电话。民警之后反馈,称已经找到了女孩藏在卧室内的削笔刀,后续民警会与孩子的家长一同劝导。听到女孩无事,整个报警台的接警员们都放下心来。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年大约有十万名青少年会选择以轻生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在施媛媛看来,对于拨打110电话进行求助的未成年人更要重视,必须握紧电话线为生命争分夺秒。

从稚嫩到成熟,施媛媛在接警的岗位上逐渐成长,甘当公安队伍里的“螺丝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坚持初心,暖心守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