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把群众笑脸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1-10-20 字体:[ ]

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亦刚亦柔、至善至美,用热忱和坚持诠释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办事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中找到自身价值所在,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她就是如东县公安局城中派出所户籍民警冯启莹。

冯启莹,1991年12月出生,2014年8月从警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如东县公安局城中派出所户籍民警。2016年获得县公安局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获得市局2016年度警种岗位技能比武标兵(治安序列)并嘉奖,2019年获县公安局嘉奖,2020年获县政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

从新警“小白”到业务骨干

冯启莹所在的城中派出所作为如东城区派出所,辖区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10个,常住人口8.9万多人,户籍工作十分繁杂,业务量大,可以说是千头万绪。

“户籍窗口审核材料多、涉及个人利益广,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想要精通本职业务,必须要有较深的理论和过硬的技能。” 冯启莹说,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业务知识,做到“多看、多记、多想、多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反复练习计算机人口管理操作系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经过几年的历练,冯启莹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在熟知各项户口政策规定的同时能熟练运用各类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办理户口登记、开展查询比对、统计分析等工作。多次在市、县治安部门业务练兵户籍(身份证)管理岗位比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2019年评为南通公安公共服务类骨干型人才。

从“门外汉”到群众知心人

“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小事’,兴许就是群众眼里大事,我们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使微笑服务发自内心。” 冯启莹深有感触的说。在她的眼里,户籍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服务群众的最佳平台。

2020年11月的一天,有位男子带着他年迈的母亲来派出所求助,原来是他母亲从江苏睢宁到如东已经生活40多年了,2017年回老家办理二代证的时候发现没有了户口,已经往返老家睢宁数次,但因为老人家在睢宁已经没有了房产,没有亲属,被告知无法补录户口,现在想在实际居住地申请补录户口。冯启莹得知具体情况后,积极向上级反映,多次与对方公安机关沟通核实,多方做笔录寻找旁证材料,最终帮老人家落实了户口。在拿到身份证的那一刻,老人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抓着冯启莹的手不停的道谢。

为群众查户籍底册、解决疑难户口、上门帮助老弱病残人员拍摄二代证,冯启莹认认真真帮助群众完成每一件事情,把群众的笑脸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

从“活规章”到“黑包公”

冯启莹说,户籍管理也是一项严肃的执法工作,在热情服务、便民利民的同时,同样需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办事。这些年,她也遇到过一些胡搅蛮缠的人,无论怎么解释,只要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就会招来谩骂、侮辱甚至是诽谤。

曾经有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声称他女儿突然在家分娩生子,没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仅持亲子鉴定和产妇输液证明就要求帮他孙子申报户口,冯启莹告知男子可凭亲子鉴定和产妇出院小结等前往妇幼保健所申领出生医学证明,也方便子女日后入学。不想该男子当场高声叫嚣要求立即申报户口,并开始拍桌子谩骂工作人员故意刁难不作为。冯启莹察觉男子过于激动,通过系统查询男子女儿的信息,发现有出境记录,分娩时并不在国内。冯启莹询问男子真实情况,男子发现被揭穿后感到羞愧,主动说出是孙子是在美国出生,并已经去过妇幼保健所被告知不符合申领出生证的条件,担心申报不了户口才吵闹的。

冯启莹了解详细情况后耐心的向他讲解国外出生小孩应当如何申报户口,并将所需材料列出详细清单一次性告知男子。材料齐全后,冯启莹按照规定帮男子的孙子申报了户口,男子连声道谢并数次表达了歉意。

把笑容留给群众,把委屈埋藏心底,冯启莹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把户籍室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温馨之家、满意之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