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一个异乡特警的“心安”哲学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11-10 字体:[ ]

四年,他从一个异乡人,成为这座江海小城的“守护者”。他的故事里,有与锈蚀炮弹独处的十分钟,有跪地为陌生市民包扎的瞬间,也有纱布渗血仍纹丝不动的狙击身影。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最简单的信念:“图个心安,图个群众的安全。”

黄华聪是启东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特警作战中队民警。自投身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保持自身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真情服务温暖群众,用坚守拼搏诠释责任担当,用主动作为彰显忠诚本色。

为战而练:一道伤,与一份不容有失的承诺

赛场即是战场的预演,训练场连着百姓的平安。2025年全市巡特警技能竞赛,黄华聪作为主力参赛。在排爆科目中,他的手掌被利物瞬间划开,鲜血直流。紧急缝合三针后,医生郑重劝他退赛。他却看着队友,眼神坚定:“比赛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事关集体荣誉。”

于是,他裹着厚厚的纱布,回到了赛场。汗水浸透伤口,每一次发力都引发剧痛,但他完成的每一个动作都依旧标准。更让人动容的是接下来的狙击枪快速射击,受伤的虎口要一次次承受强大的后坐力冲击,每一枪都如同一次酷刑。但他屏息凝神,眼神锐利如初,最终斩获亚军。

2021年全市巡特警部门练兵竞赛三公里武装越野科目个人第三、2023年综合体技能科目个人第三、2025年狙击枪快速射击科目个人第二。战友们都明白,这成绩源于日复一日的苦练,也是他坚毅品质的最佳体现。

次日,启东在蝶湖举办大型演唱会,数万观众到场,安保任务繁重。他主动请缨:“手上的伤不碍事,这么大的任务,我不能缺席。”于是,他坚守安保一线,与战友们一同巡查。汗水浸湿纱布,使伤口隐隐作痛,但他始终神色专注、步伐稳健。演唱会顺利结束,他悄悄摘下手套,纱布上已渗出血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声坚持。

向险而行:十分钟,与一枚炮弹的独处

2022年5月,一个平静被打破的午后。

农家小院里,挖出了一枚锈迹斑斑的二战炮弹,这是黄华聪从警后面对的第一次真实排爆。

“大家都退到院外去。”他的声音沉稳,但只有自己知道,那份沉稳之下,是本能的心跳如鼓。当人群退去,世界忽然安静得可怕,他转身,独自走向那个锈蚀的危险物。那一刻,他不是电影里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只是一个血肉之躯,肩负着身后几十个家庭的期盼。

“每一步都踩得格外沉稳,但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心跳上。”

辨认、评估、制定转移方案……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屏蔽掉所有关于“如果”的可怕想象。最漫长的十分钟,是他独自守护这枚炮弹的时刻。他想过无数种可能,但每一种可能,都让“必须完成使命”的念头更加坚定。当炮弹最终被安全转移进沙箱,他摊开手心,那里已被指甲掐出深红的血痕。

事后他说:“才觉得后怕。”但这句坦诚,让他的勇敢愈发真实可敬——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知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依然向前。

为民而战:一跪地,与一座城的信任

英雄的叙事,不总在刀尖起舞,更在俯身向民的瞬间。

夏日的一次寻常巡逻,一位市民因路面油污重重摔倒在地。在人群的慌乱中,一个藏蓝色的身影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冲了过去。

他没有站着指挥,而是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

他扶起车,将人搀到路边,然后,在车来人往的路边,他再次跪下,打开急救包。阳光洒在他身上,他低着头,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为陌生市民清理伤口、细致包扎。他的动作专业而迅速,神情却格外温和,轻声安慰着:“没事的,别怕,伤口处理一下就好。”

这个跪下的身影,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有路人悄悄拍下照片,配文:“有他们在,真安心。”这“一跪”,跪下的是一位人民警察的身姿,挺起的,却是守护整座城市的信任丰碑。

与那些“高光时刻”相比,他的日常工作虽然平淡,却同样令人敬佩。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深夜巡逻,他都一丝不苟。

炎夏时节,他带领队员反复练习擒敌拳,每个动作必须到位;处突演练时,他要求每个细节都符合实战标准;夜间值班,他总会提前检查装备,确保万无一失。他对年轻队员尤为用心,常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动作,鼓励他们多学多问,并告诫他们:“既然选择了这行,就不能怕苦怕累,最怕的是不够认真。”这种日积月累的严谨,不仅锤炼了他的本领,也带动了整个队伍的训练氛围。

此心安处是吾乡。

黄华聪的家乡在千里之外,但他把根深深扎进了启东这片土地。他说,守护这里,是“图个心安”。这平淡无奇的两个字——“心安”,却重若千钧。

(《江苏法治报》11月5日7版,审核:李志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