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全防范

购买纪念币,小心“李逵”变“李鬼”

来源: 网络综合 发布时间:2023-11-06 字体:[ ]

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本国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名胜古迹、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可以流通的普通纪念币和不能流通的贵金属纪念币。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也相继发行了十二生肖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航天纪念币、冬奥会纪念币等,深受广大纪念币收藏爱好者的欢迎。由于中国纪念币发行数量有限,且采取预约机制,难以买到,不少收藏爱好者就想着从网上购买。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这个“商机”,公然在网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地销售“纪念币”,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在此,警方提醒,纪念币收藏爱好者们在网上购买纪念币时,要警惕以下几种诈骗套路。

一、“以次充好”式诈骗。不法分子在网络直播展示或网上店铺图片展示时,往往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放置在上,将其他国家发行的纪念币放置在下,同时叫卖“XX元可购买面值XX元的纪念币,物美价廉,实惠划算”,当有消费者下单收货时,才发现只有少数几张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而其他都是汇率较低国家发行的纪念币,虽然面值总额与宣传的一致,但国外纪念币因为汇率较低,加之不能上市流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二、“以假乱真”式诈骗。纪念币一般只做收藏之用,极少在市面流通,受到的监管也较少,基于此,不法分子另辟巧径,伪造丧失流通功能的货币和常做收藏之用的纪念币,并在网络上大肆售卖攫取暴利。消费者一旦购买,不仅会有经济损失,还会因购买假币触碰法律红线。

三、“真假结合”式诈骗。不法分子将国家发行的纪念币和伪造的纪念币混合在一起售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在验货时,很难分辨出其中真假,即使有资深收藏爱好者能够看出真假并找卖家交涉,也会被卖家以良品率问题搪塞,要么重新发货,要么直接拉黑消费者不予理会。

四、“挂羊头卖狗肉”式诈骗套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不但具有流通功能,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如果是某个企业或机构为纪念本单位重大事件而内部制作的纪念币,则没有流通功能,是否有收藏价值也存疑。为此,一些不法分子在纪念币宣传、展示时,往往会刻意回避纪念币的发行机构,同时大力宣传某某纪念币近些年大幅涨价的情况,吊足了一心想捡漏的消费者胃口。消费者一旦购买,才发现收到的却是是某某企业内部发行的纪念币,虽然样式可能也很精美,但是否有收藏价值就要打一个文号了。

综上,消费者在购买纪念币时,优先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购买,或线下购买以便验明真伪。通过网络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