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全防范

机动车免上线检验政策的提示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2-12-23 字体:[ ]

2014年开始,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围绕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规定自2014年9月1日起,对2010年9月1日(含)之后注册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推行6年以内免检政策(俗称:6年免检)。今年,对原有免检对象进一步放宽政策,规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推行第8年免检、15年后的半年一检为一年一检,让广大机动车车主充分享受到了政府改革红利。但部分机动车车主对新政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致使机动车不能及时参加检验。现整理出机动车免检政策常见的几个误区,供广大机动车车主参考。

一、机动车免检不等于不检验。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在发布机动车检验新政时,附有详细的政策解读及工作提示,但是各类媒体在转发此类新政时,基于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和新闻标题简洁要求,致使部分群众在了解新闻时只看标题,给群众造成一定的误导,从而影响车主准确了解机动车免检要求,主观认为免检就是不需要检验。其实不然,机动车免检只是不需要机动车上线实地检测,而是需要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或到车管部门相应窗口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免检。车主应及时关注自己名下机动车的年检时限和车管部门发送的提示短信,按时参加机动车年检,避免车辆逾期未年检被处罚。

二、平台车辆不等同于营运车辆。当前,滴滴、T3等各类平台相继推出了网约车服务,但是对于旗下参加车辆的管理比较宽松,特别是顺风车服务这类对车辆运营性质不做强制性规定。而新政要求是机动车行驶证标注为营运性质的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不享受免检政策,致使部分车主因从众心理而忽视对自己名下机动车标注为营运车辆的年检。

三、免检机动车不是无附加条件。无论是2014年还是2022年推行的机动车检验便民措施,都对免检车辆附加了2种例外情形,分别是非法改装车辆、免检期内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由于部分车主对此政策的了解不足,致使相关车主在免检期内忽视了机动车上线检测,从而在路面驾驶此类车辆行驶时被公安机关查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