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公安机关破获多起以“调包”的手段非法使用假币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熊某伙同张某、代某自2021年6月起在海门地区、通州地区的各店面摊贩处,通过张某、代某先期支付真币,犯罪嫌疑人熊某以打掩护手段将真币收回,张某、代某快速更换假币再行支付,以达到持有使用假币的目的,造成44家店面摊贩损失,犯罪嫌疑人熊某非法持有使用假币数量达48张,涉及金额4800元。
此类假币犯罪涉案价值通常较大,广大群众需引起警惕。嫌疑人进入超市选择性消费某物品时,事先将百元真、假币准备好,嫌疑人一般以手中的钱包作为遮挡物,将假币置于钱包下方,真币置于钱包上方。嫌疑人在付款时先以真币支付给收银人员,在确认收银人员验明该纸币为真币且开始准备找零时,采取掏口袋称有零钱的形式要回真币,并将真币放于原先藏好的假币下方,快速更换假币,最后以零钱不够为由再把假币给收银人员。或者,由同伙人员以言语干扰或肢体语言干扰收银人员,达到收回真币目的后,嫌疑人利用该时间空隙快速更换百元假币,达到使用假币的目的。
警方提醒: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手机移动支付日益普及,不少群众使用现金的机会越来越少,对假币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也逐渐减弱,不法分子利用群众疏于防范的心理,变本加厉地使用假币获得非法利益。广大市民在进行现金交易时,要提高警惕性,对收到的纸币要仔细对比查看,防止误收。商家在收到纸币立体感不足,出现水印发黄等情况,一定要谨慎,最好使用验钞机进行多次核验,特别是在顾客收回纸币再支付时依然要进行多次核验,防止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