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全防范

专骗“癌友”!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来源: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2-04-27 字体:[ ]

近日,警方破获一起专骗“癌友”案件。犯罪嫌疑人冬某患癌后,一直萎靡不振,潜伏在各种病友群里。日子久了,病后无法工作生活成了难题,搞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于是他动起了“癌友”们的心思,有意识收集各种质量高的转药广告必须包含药品图片及清晰的发票。之后,他积极的在众多“癌友”交流群中,转发收集到的低价药广告,寻找猎物。市区“云”女士就中招了,他伪造了寄发快递凭证,以此获得“云”女士信任,最终得到了药款。一来二去,自以为精明的冬某为了躲过警方追查收款,借助朋友的账号倒了几手,先后骗了两名“癌友”,共计一万余元。但是法网恢恢蜗居在湖南小招待所的冬某,被从警方抓获。

【警方提示】

有人说,健康的人根本没办法去感同身受失去健康人的痛苦也没办法理解他们用尽各种方法、途径恢复健康的念头有多么执着于是,利用“癌友”们治病心切耍着各种“漏洞百出”的骗局毫无良心地频频上阵。

(1)“抗癌课”传销诈骗

早些年就有报道,患者被查出早期结肠癌,病急乱投医进入传销组织学习“神医"的抗癌课程,花了近十万元购买保健品,并尝试针灸、艾灸、喝生姜瘦肉粥等各种方法,最后的结果却是癌细胞扩散至脑部,被诊断为结肠癌晚期。

坑害病友们的传销组织长期打着能治疗癌症的幌子,疯狂拉人,缴纳18800元后即可成为中级班学员,进入公司开始听抗癌课。最终的结果是钱财被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网络购药诈骗

不法分子潜伏在各个病友群中,宣称自己有途径弄到仿制药或原料药甚至啥药都有,患者往往因为迫切的用药需求轻信了不法分子的鬼话,匆匆转账之后,不法分子便人间蒸发。这类诈骗通常只通过微信或QQ而不留手机号码,且金额一般不大,因此很难追究,患者通常“药”“财”两空。

(3)保健品销售诈骗

骗子利用癌症患者关注身体健康的心理,陈述虚假健康状况,引发恐慌情绪,诱导患者高价购买所谓的“保健品”。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什么用甚至可能影响抗癌治疗,等发现问题,骗子已经没影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轻信任何保健品,如果身体不舒服就及时就医。

警察小姐姐想说治病心切人之常情,但千万别因为急雪上加霜便宜了骗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