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莫使烟火扰,文明平安祭先人”,清明节即将来临,扫墓祭祖和户外活动增多,近期,因为上坟祭祀而引发火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请大家引以为戒:
案例:2023年3月16日,安徽省宿州市一板材加工坊发生火灾,当地消防部门火速前往救援。据了解,板材加作坊的院子里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座坟,来祭祖的人在坟前烧纸引燃了附近的半成品板材,导致此次火灾发生,所幸扑救及时,此次事故无人员伤亡。
祭祀引发火灾案例给大家敲响警钟,千万不能惹祸(火),一次“火上”冒险,可能面临罚款甚至是牢狱之灾。安全无小事,安全靠大家,因此我们倡议:
(一)安全祭扫,无烟祭祀
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灯场所焚烧钱纸及冥物,不在林地、墓地等区域使用明火。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网络祭祀等绿色、文明的方式祭拜先人。
(二)移风易俗,居家祭奠
倡导在网络、微信祭扫平台开展祭扫活动;通过亲属微信群组织开展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等文明、简约的方式开展家庭追思;播放亲人熟悉的歌曲、追忆故去先人的生平往事,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孝道之心。
(三)遵守规定,坚守红线
自行驾车前往墓地扫墓时,不将车辆停放在消防车道上,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在暂停祭扫地区,禁止在公墓、陵园外和小区、居民楼内焚烧纸钱,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允许祭扫的地区,倡导用植树、献花等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祭扫点烛、燃香、烧纸、燃放鞭炮时,应清理周围可燃物,并现场看护,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同时,远离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等地。
祭扫是一种形式,文明是一种风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严防森林火灾,共建绿色家园,过一个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