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区域暗藏多重安全隐患,私自下海玩耍已成为溺水事故的主要诱因。海安市滨海新区东临黄海,拥有海岸线5.4公里、5万亩海洋滩涂资源,吸引不少外来游客前来玩耍,但滩涂暗藏风险,亟需引发关注。
市民汤某和吴某二人通过互联网结识,并相约于10月9日从某海堤处翻越栏杆下海抓螃蟹、捡贝壳。当晚11时许,二人翻越海堤下海,因不懂当日潮汐规律被困于海内,海水迅速上涨至二人胸口处。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火速出警,携带无人机、救援艇等救援设备赶往现场,并与消防救援、120急救、交警等多方联动。由于潮水上涨,地形十分复杂,导致徒步和舟艇救援十分困难。到达现场后,无人机迅速升空,一边与当事人交流安抚二人情绪,一边寻找有无安全的撤离通道。民警发现有退潮的迹象后,通过无人机引导二人向岸堤撤离,最终成功帮助两人安全脱困。
警方提示:
1.认清风险,远离危险水域。自然海域环境复杂,暗礁、暗流、离岸流等隐形危险极难预判,即便熟悉水性也可能瞬间被卷走。夜间及恶劣天气下,海滩光线昏暗、救护设施匮乏,礁石磕碰、溺水等事故高发,务必杜绝夜间下海。一旦发生意外,黄金救援时间内难以获得专业救助,生命安全无法保障。
2.严守准则,筑牢安全防线。请严格遵守防溺水“六不准”要求,家长及监护人需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做到对未成年人“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时刻看管好老人与儿童,坚决制止私自下海行为。
3.科学应对,掌握自救互救方法。若不慎落水,切勿慌张挣扎,应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于水面,发现他人溺水时,严禁徒手下水营救,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同时寻找竹竿、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延伸救援距离。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不容侥幸。请广大市民游客提高警惕,主动远离危险,共筑海岸安全防线。
(作者:杨家琦,审核:王晶,审签:吴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