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的教育培养,一直都是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只要孩子在教育上有所需求,父母从来都是竭尽所能。而不法分子便抓住父母的此类心理,冒充“子女”进行诈骗。此类诈骗案件于开学后一段时间较为多发,请广大家长提高警惕。
9月的一天,市民曹女士报警称遭到诈骗。经了解,前几天,曹女士收到刚刚前往外地上大学的“儿子”的社交账号好友申请,对方备注称“有急事,手机送修了,借同学手机加的好友”,曹女士见儿子表示“有急事”当即通过申请。通过申请后,“儿子”称其听了学校组织的宣讲会,已经报名了高校联合培训班,今天就要缴纳定金。看到“儿子”主动寻求进阶课程,曹女士大感欣慰,遂主动添加了“儿子”提供的培训班“周老师”的社交账号,并向其提供的账户打款2万余元,后“周老师”又提出还需要缴纳书本费以及资料费8千余元,曹女士察觉不对劲,电话联系儿子,这才发现被骗,损失2万余元。
警方提示:
不听信:收到子女要上某培训班,需要交学费等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务必与本人、学校老师电话或视频联系核实。
不透露:广大市民上网时要注意保护隐私,尽量不要在社交软件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
不转账:无论在哪种渠道,凡是收到要求转账的务必提高警惕,请电话核实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作者:吴晓燕,审核:孙飞,审签:黄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