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补贴类诈骗是不法分子利用政府惠民政策,冒充官方机构以“发放补贴”为名实施的诈骗。此类诈骗通常针对学生、农民、创业者等特定群体。近日,“发放2025年薪资补贴申请办理”的消息在微信群中流传,扫描图片二维码便可认证领取,看起来是“补贴”的信息通知却是骗子精心设置的陷阱,已有多名群众上当受骗。
常见诈骗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育补贴诈骗:冒充教育局、学校老师等工作人员,谎称“助学贷款返款”“学费减免”,诱导点击钓鱼链接,窃取银行卡信息。
2.农业补贴诈骗:以“粮补”“农机购置补贴”为由,通过群聊发送伪造“财政部”“人社部”等红头文件,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随后盗刷资金。
3.医疗/养老补贴诈骗:假借“慢性病补贴”“养老补助”的名义,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的心理,要求支付“手续费”激活账户,从而植入木马病毒。
4.创业/就业补贴诈骗:伪造“创业扶持金”“失业补助金”政策,诱导下载虚假APP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从而窃取资金。
警方温馨提示:
1.要核查政策真实性。所有国家补贴均有官方发布渠道(如政府官网、新闻发布),不会通过私人电话、短信通知。如有需要,请拨打政府部门官方电话(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前往线下窗口确认补贴政策,多一次核实,少一分风险。
2.要警惕链接与附件。政府机构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要求填写银行卡信息,谨防“.cn”“.com”等非政府域名,所有补贴政策公开透明,任何补贴申领均无需“手续费”“激活费”,无需“秘密操作”,政府工作人员不会要求屏幕共享或远程操控设备,不会要求提供密码或转账。
3.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凡是借机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的一律拒绝,不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同于支付密码,切勿告知他人。遇到可疑情况,请立即咨询亲友或报警,避免盲目操作。
(作者:沈颖杰,审核:王晶,审签:陆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