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公安局
学生党请注意:暑期上网需带上“安全锦囊” 来源:海安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07-31 字体:[ ]

    暑期过半,学生们暂时告别校园,接触网络和社会的时间显著增多。然而,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个时机,利用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防范意识有待加强等特点,精心设计各类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广大学生及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胡同学在家中做作业,因为想了解古诗《与朱元思书》的解析,便使用妈妈的手机在百度上搜索,胡同学按照手机出现的链接和短信提示进行了相关操作,后手机出现死机。因为胡同学还有其他作业要写,就把手机亮屏放在一边,没有及时告知周女士。过了一会儿,胡同学发现手机又可以使用了,但是跳出了三条验证码,验证码一出来就闪退了,并且之前银行发送的短信也找不到了。由于担心妈妈责怪,胡同学将手机交给妈妈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告知出现死机和验证码等短信“消失”的情况。直到第二天早上,周女士使用手机银行转账的时候,才发现有多条未知的转账记录,共计损失26000余元。

    诈骗手段解析:

    1.骗子伪装官方身份,如制作山寨网页以及冒充快递、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诱导用户点击链接并进行所谓“验证”或“处理”。

    2.点击链接后,用户可能被引导下载安装远程控制软件、虚假会议APP或NFC模拟工具,进而导致手机权限被远程获取,甚至银行卡被盗刷。

    3.在用户点击链接并下载木马后,骗子通过大量无关验证码短信干扰用户注意力,掩盖关键转账验证码的泄露,实现“无感盗刷”。

    4.诈骗分子将资金暂存于未完成交易的“购物金”账户或其他灰色地带,再通过后续操作转出,增加追查难度。 

    警方提醒:

    1.提高警惕,慎点击: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来源不明的APP,对陌生来电、短信、网络信息(尤其是涉及钱财、账号、个人信息)保持高度警惕。

    2.多方核实,慎转账:接到“客服”、“朋友”、“老师”等要求转账的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直接电话联系本人核实。未经100%确认身份和事由,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异常转账请求。

    3.个人信息,勿透露:不在社交媒体过度暴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位置、行程、家庭情况等)。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陌生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及人脸识别信息。

    4.加强教育,勤沟通:学生使用手机前,务必下载安装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家长要主动关心孩子的网络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孩子遇到不确定的情况,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或信任的朋友沟通,寻求意见。

    5.保留证据,速止损:一旦发现被骗,立即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警! 争取止损黄金时间。

    (作者:葛晶,审核:王晶,审签:吴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