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公安局
警惕保健品诈骗 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来源: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05-09 字体:[ ]

    以“保健品”为幌子的养老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情感诱导等手段骗取钱财。为帮助老年群体增强防范意识,警方特别提示如下:

    一、识破常见诈骗套路

    1.“免费福利”陷阱

    以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组织旅游为诱饵,诱导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借机推销高价保健品。

    2.“专家权威”伪装

    冒充“名医”“教授”,虚构病情恐吓,夸大产品疗效(如“根治糖尿病”“抗癌特效”),利用伪科学话术洗脑。 

    3.“亲情攻势”攻心

    长期嘘寒问暖,假意认干亲、陪聊天,骗取信任后推销高价劣质产品。

    4.“饥饿营销”圈套

    谎称“限时优惠”“政府补贴”,制造抢购假象。

    二、牢记四招防骗指南

    1.科学理性看待健康问题

    保健品非药品,不能治病!任何宣传“疗效”均属违规,购买前务必咨询正规医院医生。

    2.核实资质与产品信息

    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产品批号,认准“蓝帽子”标志。 

    3.拒绝冲动消费

    不轻信电话推销、街头传单,不参与来源不明的“健康讲座”,大额支付前务必与子女商量。

    4.保护个人信息

    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等信息,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子女关爱是最强防线

    多陪伴父母,主动科普新型诈骗案例;定期检查家中是否有来路不明的保健品,关注父母异常消费行为;若发现被骗,立即保留证据(收据、宣传资料、聊天记录等),拨打110或前往辖区派出所报案。

    (作者:尹栋梁,审核:张广明,审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