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您就像我亲妈一样,这保健品我给您留了最好的一批”“李大爷,您儿子忙,我陪您去医院复查”……这些看似暖心的话语,背后可能藏着专盯老人的“情感牌”诈骗。近年来,骗子盯上老年人情感空缺的弱点,用“温情攻势”骗取信任,再套取养老钱,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情感牌”诈骗的常见套路
骗子通常先通过社区活动、广场舞队等场景接近老人,从日常问候、帮忙跑腿做起来,逐渐成为老人眼中“比子女还贴心”的人。取得信任后,他们会编造各种理由:谎称“独家保健品能治百病”,哄骗老人高价购买;以“投资养老项目”“高息理财”为诱饵,让老人拿出积蓄;冒充“远房亲戚”,用“急事借钱”的戏码骗取钱财。一旦得手,便迅速消失,留下追悔莫及的老人。
这样防范更有用
别让“陪伴”被利用:老人要警惕突然过度热情的陌生人,尤其对方频繁提及钱财、投资时,务必多留个心眼。
大事多和家人商量:遇到涉及金钱的决定,先跟子女或信任的人沟通,避免独自做主。子女也应多抽时间陪伴老人,了解他们的日常交往。
记住“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的“关怀”,不透露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不轻易转账汇款。
及时求助警方:若发现可疑人员或已被骗,立即联系子女并报警,留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老年人的养老钱,是辛苦一辈子的积蓄,更是晚年生活的保障。守护这份安心,需要老人提高警惕,更需要家人的关爱与陪伴。别让虚假的温情钻了空子,共同为银发族筑起一道防诈防线。
(作者:陈冠霖,审核:季娟娟,审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