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业局给你发来一条短信,个体信息失效?延时补录将停业?还要受处罚?真的,假的?蜀黍告诉你,如果你一下被短信唬住,不假思索就点击链接,很有可能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哦!
一、真实案例
1月19日,个体工商户刘某和张某就被这种诈骗短信骗取了人民币1万元。刘某是经营五金工具的,1月18日中午,突然收到来自“市商业局”的陌生短信,短信上称:您所经营个体信息已失效,请在1月17日前进入某网站完成补录,延时将停业被处罚。
收到短信的刘某慌了,立即点进短信内的链接,进入网站,再根据网站提示先后填写了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姓名以及银行卡等基本信息后,立马就收到银行卡被转走1万元的短信提醒。刘某这才意识到这是电信诈骗,随即报警,但为时已晚。
当天下午,张某也同样收到此类短信,点进钓鱼链接,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后,银行卡被转走1万元。
二、短信诈骗类型
如今人们的反诈意识在不断提升,但各种名义的诈骗使人防不胜防,难辨真假。让我们再来看看还有哪些短信链接不能点。
1、积分换礼品。这类信息基本每个人都会收到。
2、ETC卡失效重新认证。有车一族最近大概率会收到。
3、营业执照、个体信息失效、经营权确认。个体工商户最近大概率会收到。
4、新冠疫苗预约登记。这类信息基本每个人都会收到。
5、冒充银行以电子密码器失效、失信等为由。银行理财客户大概率会收到。
6、信息解冻。特定人群会收到。
7、房产电子证书未签署。准备房屋交易的人群极易收到。
8、冒充电信公司诈骗。移动通讯用户极易收到。
9、信用贷款额度提升。急需要使用资金的人群极易收到。
10、混进家校联络群。学生家长大概率会收到。
三、警方提示
1、从上面的各种骗局我们可以发现,骗子的诈骗短信一直紧跟时事,当人们对新政策新规定一知半解的时候,趁机用钓鱼短信来诈骗。
2、对这些花样繁多又与时俱进的骗局,我们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不轻信。不要轻易将银行卡相关的短信验证码透露给陌生人,不要点击不明网址链接。
3、保持怀疑!多方核实!拒绝对任何来历不明的人和网站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