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一年多赔偿僵局 两小时调解破冰

来源: 江海晚报 发布时间:2025-08-05 字体:[ ]

“这面锦旗我一定要送到!”近日,市民张女士动情地握着市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戴琳琳的手,将一面写有“调解神速解民忧 思虑周全暖人心”的锦旗送给中心的调解团队。“事故发生已经一年半了,我和对方协商了一年多都没有解决,到了你们中心谈好了,还帮我们考虑了伤残问题,又专业又耐心!”

20231231日,李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途经崇川区国强路时,与同方向驾驶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张女士发生碰撞,张女士左胫骨平台、左腓骨头骨折,李先生负事故全部责任。

张女士住院治疗出院后,与李先生多次商谈赔偿事宜,均协商未果。在辖区交警大队的推荐下,张女士向市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服务中心提出调解申请,中心工作人员联系了李先生,与双方约定于715日在中心开展座谈调解。

“一体化”处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戴琳琳警官表示,中心成立之初,便与市区各交警大队建立健全事故纠纷联动调解机制,一般矛盾由大队先期化解,疑难纠纷则由中心多部门多元化解,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化解事故纠纷。

座谈初期,双方当事人对误工、护理、营养及二次手术费用等方面的赔偿存在很大差距。此外,李先生虽已复核过,但仍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存疑,沟通时更显消极。中心民警陆红东了解后,就事故定责的依据进行了讲解,进一步打消了李先生的疑虑,使他正视起自己的赔偿义务。中心调解员陈光就张女士提出的各项诉求逐一测算、整体评估,驳回不合理部分,同时考虑到张女士的伤情特点,现场询问、观察其功能恢复,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告知双方存在可能涉残的情况。经过持续沟通、分析利弊,双方决定各退一步,协商可能涉残部分的赔偿,最终在中心调解团队的帮助下达成一致,签署调解协议,李先生现场完成13万元的剩余赔偿款支付。

一年多的赔偿僵局,两个多小时调解成功破冰。事后,张女士为表达感谢,特地送来一面锦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